作为我国传统八大名瓷之一,建盏从诞生伊始便获得了无数的赞赏和喜爱,甚至在千年后的今天,建盏依旧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成为国际各大古玩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宠儿,如何挑选建盏也就成了每一位盏友必修的课题。 而无论如何挑选,釉色无疑都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条标准,但如何对建盏的釉色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许多人却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事实上,抛却市场上主流的兔毫油滴等釉色之外,看似平平无奇的杂色釉也能够让人惊艳。 1.建盏的主流釉色釉色是建盏的灵魂,建盏经1300℃高温淬炼析出铁系结晶釉,形成绚丽多彩且独一无二的釉色,每每都让人惊艳不已。 按照业内的标准,建盏的釉色大致可以分为乌金釉、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及杂色釉五大类,而在这其中,又以乌金釉、兔毫釉和油滴釉最为常见,甚至引领了市场的大部分主流样式。 乌金釉是宋代建窑最为经典的釉色,其釉面并无比较明显的斑纹,或乌黑似漆,或黑中泛青,釉面较有光泽且温润丰满,相较于以往的黑瓷更有一种端庄素雅的美感,故乌金釉建盏也是我国古代黑瓷的巅峰代表。 兔毫釉是宋代建窑产量最大且最为典型的品类,说它是宋盏的代名词也丝毫不为过,其顾名思义就是釉面上均匀分布着形如兔子毫毛似的斑纹,兔毫釉的斑纹也极富变化,形状有长有短,有粗有细,颜色也有金、银、蓝等。 油滴釉也是宋代建窑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类,“油滴”一词最初为舶来词,但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市场上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 油滴釉即为在乌黑的釉面上三五成群地分布着圆形金属光泽的小斑点,这些小斑点大小不一,一般从一毫米到三、四毫米不等,有的如针尖,有的如沸腾的油滴,立体感极强。 2.建盏杂色釉严格来讲,凡是不属于乌金釉、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的建盏釉色品种都属于杂色釉,大多数的杂色釉建盏都不是匠人有意烧制所成,而是意外获得。但并不是所有的杂色釉建盏都是烧坏的残次品,也有一些较为美观的上乘品,因此大家在鉴赏杂色釉建盏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3.建盏杂色釉的种类由于建盏杂色釉的种类过于繁杂,笔者不可能一一列举,故以下所介绍的只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杂色釉种类。 首先是柿红釉,由于在烧制过程中温度偏高或气氛氧化过重,柿红釉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黑釉系,其釉色宛如柿子色,堪称杂色釉中的佳品。但由于宋代点茶斗茶茶汤以白为主,柿红釉不能很鲜明地体现出颜色的反差,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极容易被人忽视。 其次是茶叶末釉,茶叶末釉盏如其名,釉面上细密地分布着如茶叶粉末般星星点点的斑纹,底色多为深褐色、墨绿色或酱绿色,玻化程度良好,有些茶叶末盏上还带有开片,也属于杂色釉中的上品。 第三是铁锈斑,铁锈斑俗称“西瓜皮”,这一点从福建博物院所藏的宋代铁锈斑盏中就可以很形象地看出。 最后是龟裂釉,龟裂釉的釉层比较均匀,其釉面上分布着许多深褐色龟裂状的斑纹,但并不是只有龟裂釉建盏才能够看出明显的龟裂状斑纹,杂色釉的其他品种如灰皮釉、灰白釉、酱釉等多多少少也都会有一些龟裂纹,在杂色釉建盏的一些生烧品中,这类情况表现的则更为明显。 建盏是茶具也是艺术品,了解建盏就是一个学问不断深入的过程,对建盏釉色的了解更是如此,或许之前大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杂色釉抱着忽视的态度,但只要当下摆正自己的眼光,杂色釉同样可以为大家带来巨大的惊喜。 |
|
来自: 昵称6370323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