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的小孩才两岁就近视/远视了?|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图赏

 fyyl大毛 2021-03-28
在近视防控的相关文章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近视防控、预防高度近视以及由高度近视引发的病理性近视。但对于眼视光的不同病症,由于没有系统化的信息输入,很多家长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概念。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在此前进行的线下视筛活动中,很多3、4岁小朋友的家长在发现小朋友有远视时的第一反应都是非常紧张,“远视咋办哪?远视需要治疗嘛?怎么治疗呢?”一系列的问题家长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解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婴幼儿远视不是病,远视储备是天赐的礼物。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首先了解一下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是正视眼,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大约到学龄前基本达到正常。

图片
(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无法清晰成像)

这中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眼球的前后直径随生长发育而相应延长,出现视力伴随年龄逐渐趋于正常,称为正视化。所以5岁以下的儿童视力正常的标准和成人有所不同。
 
图片
(平行光线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各年龄段对应视力值如下:
图片

眼球前后直径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太长造成近视,过短产生远视。而它的改变间接反映在屈光检查结果上,通过散瞳检影检查,我们得知孩子的准确屈光度数,评价孩子的视光状况。

远视储备就是孩子对应年龄的屈光状态,结果如下表:
图片
 
与年龄对应的储备值的改变,预示着孩子视力问题的出现。近视早期的常见症状为远视储备下降,选择专业视光机构进行准确检查、诊断也是近视防控的关键。近视不可逆,预防高度近视以及病理性近视尤为重要。


图片
(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无法清晰成像)

根据近视的度数又将其按轻、中、高区分。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

图片

根据屈光成分分为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
轴性近视:最常见,眼球前后径过长(即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而屈光力(即角膜和晶状体等眼其他屈光成分的屈光性能)基本在正常范围。成年人眼轴正常值为24mm,超过24mm则为眼轴过长。

图片

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或各屈光成分之间组合异常,导致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基本在正常范围。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病程进展可将其分为单纯性近视与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以内,大部分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其他视功能指标多属正常。

图片
(健康眼底)

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较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患者除了远视力差之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要大得多。

图片
致谢:宁波市李惠利医院 顾虹医生
(本病例影像仅供分享讨论,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高度近视都会发展成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也会偶尔存在于非高度性近视眼(<-6.00D),所以病理性近视与高度近视之间虽然有密切相关性,但是也有所不同。

病理性近视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遗传被确认为主要因素,除遗传外,后天环境例如全身健康情况、生活环境、个人习惯等均会助长近视程度的加深。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底会出现各种眼底病变特征:黄斑出血、后极部微缩斑、黄斑视网膜劈裂、黄斑囊样变性与黄斑裂孔等。 

图片
致谢:宁波市李惠利医院 顾虹医生
(本病例影像仅供分享讨论,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并且由于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造成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色素上皮层的广泛萎缩,以及在病变过程中对黄斑的损害,导致患者无法达到满意的矫正视力,造成视力的不可逆性恶化。

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病理性近视作为我国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值得重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建议每年都应该接受一次眼底检查,而对于有遗传背景的高危人群,需注意防护、合理用眼,至少每半年到眼科作眼底散瞳检查,查眼底的目的就是观察视网膜的变化,如果发现了视网膜变性区或裂孔,就要及时做激光或手术修补,防止进一步发展到视网膜脱离。

科技改善视野,
微清改变视界。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