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组织发展需要标准化经营:这五个关键点,看你做对了几项

 昵称73334443 2021-03-29

传统保险营销员都有两条成长路线:让自己成为超级业务员的同时,更想让自己成为卓越经理人。这两条路线是不冲突的,可以两手一齐抓。

但提到组织发展,好多伙伴的理解还停留在:唉,又该增员了,头疼。其实这种情绪和状态是不对的。

增员是组织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组织发展第一步。但这事不是为了公司或任务才做,不要为增员而增员。组织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即使公司不推动,我们也要养成长期增员的习惯。

增员也不能成为组织发展的唯一关注点,在增员环节之外,还有好多关键的点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五个关键点,看看你做对了几项吧。


「找对人」,而不仅仅是简单「找到人」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这么一段话:想提升商品销售,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最好的方法是多找些会卖货的人,而不是随便拉一帮人教他们怎么卖货。

这段话就提到了「找对人」的概念。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做这个行业,能顺利把他们招进来,成功就事半功倍。

前段时间刷屏的「55位研究生组团卖保险」的新闻还有印象吗?这事反映出:越来越多想做大团队的同业,增员方式已经从找到人,变成找对人了。

保险业适合所有人做,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白手起家;保险业也不适合所有人做,适合这个行业的人才更有机会留存。适当加入一些筛选机制,虽然短期可能见不到太大的成效,但更利于团队长期的发展。

但关键是,不见得适合这个行业的人愿意跟你做保险;或者这样的人太少,那怎么办?这里就要提到「找对人」的第二个标准:愿意学习和改变的人。

现在成功的保险企业家里,有很多是不符合当时招聘条件的,他们一样可以获得成功。在这个行业里,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所以增员的方式应该是:优先增员那些适合的、条件好的,暂时不愿意加入就经营着维护着。发现有强烈企图心、愿意学习和改变的,就投入精力去培养。

现在再也不是那个拉人就能干保险的时代了,每个新员培养也是有成本的。适合的、愿意学习改变的人,更值得你花费精力,否则你能把自己累死。


「手把手」,而不是束之高阁「甩甩手」

增员成功后,新人进入到自己的团队,还有许多的事儿要等着你去做。新人的培养、教学训练、陪访、职业规划等等,太多人不重视这个环节了。

我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团队长把新员增进来之后,就不管不问了。反正公司也会组织培训,有事问训练专员吧,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新人是死是活,听天由命呗。

客户讨厌什么样的保险营销?买保险之前殷勤,买了之后见不到人。新人讨厌什么样的团队长?增员之前嘘寒问暖,入司之后不管不问。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公司的培训确实不错,但那是面向所有人的,但每位新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团队长就需要根据每个人条件的不同,再进行单独的辅导与训练。

本地入职的,和嫁到本地,能一样教吗?人脉广的,和没什么人脉的,拓客方式也一样吗?全职做保险的,和兼职做保险的,每天的活动安排也一样吗?

每个相信你并加入保险的新人,他们唯一相同点都是为了赚钱。但他们每个人的赚钱方法是不一样的,团队长教会他们挣钱的本事,他们才愿意留下来。

你在该出力的时候选择甩手,就不要怪他们在你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人。


「处感情」,而不是相处一圈「没感情」

保险业的流失率很高,比如我当地的情况,一次增员活动进来100人,一年后能留下20个算不错了。所以我们如何面对流失的新员,也很关键。

增员和做业绩都是一样的。客户在你手里买了保险,一年后退保了,你是不是再也不理他,再也不和他进行接触了呢?这么做就是低情商。

正确做法是关注他退保的原因,家人反对、经济条件问题,还是产品不适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到他在你手里复效或重新投保,并且不会再退保。

团队管理也是,别把流失新员,做成一次性的关系,以后见面打招呼的情份都做没了。很多团队长和离职属员关系处得不好,和仇人似的,其实没必要。

你要让他认识到,他的离职不是你的原因。你关心了、辅导了,你该做的都做了,是他的能力不适合这个行业,确实没办法,让他存在感恩之心。每多一个感恩团队的人,以后就少一个抹黑保险的人。

而且有些新员离职,是因为有兼职,时间分配不过来所作出的取舍。等他兼职情况有变动,有专心做保险的条件了,你还可以请他二次入司啊。

无论是卖保险,还是做团队,我们都应该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有句话说得好啊,买卖不成情意在啊,再见仍是好朋友。


「愿分享」,而不是藏着掖着「自己用」

保险行业存在二八定律,这个行业里20%的人挣了大钱,而80%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这种极端的现象,更加剧了资源的倾斜。

一些好的培训或课程,只有业绩好、职级高的人才能学习,而最需要这类知识的人,却没有条件去学习更好的知识。这就是现状。

所以团队长还有一个职责,去做好资源再分配。把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成功的心得技巧,复制给团队里的所有人。

一些独门技巧、签单要诀,你不舍得分享,自己用得很爽。自己确实挣到钱了,但团队的人却只能眼馋,时间久了他们心里也不平衡,就会脱落。

所以既然是一个团队了,就不要再藏着掖着。秘而不传的那一套,早落时了。同样是功夫,咏春为什么能发扬光大,而有些更厉害的拳法早就失传了呢?

一个人有能力,喜悦感不会持续太久,时间长了甚至会孤独,因为你的观念超前,讲出来什么其他人听不懂。你只有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人具备你的能力,才算是成功。

试想一下,你团队的某某之星、标保王、件数王,都是你的徒弟,都是你一手带出来的。这种自豪感,不比你自己拿荣誉更值得骄傲?


「肯投资」,而不是一毛不拔「铁公鸡」

同样是保险团队长,在经营团队方面,有人做到了李白的千金散去还复来,有些人则活成了费力克斯.葛朗台(出名的吝啬鬼)。

即使是传统公司,老板还要定期团建、定期聚餐,过年过节发放福利,设计各种员工福利。带保险团队,难道就不需要经营团队了吗?一样需要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属员眼睛是雪亮的,你为这个团队付出多少,你是如何对待下属的,他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上。

有段时间去学习一位同业高手是怎么带团队的,他团队不到200人,能达到90%的出勤率,近90%的实动率。这个数据放到整个行业都是很恐怖的。

参观完之后我悟了,人家不成功才怪。在团队设立多个功能组,自己掏钱发工资。出勤早会有奖励,开单有奖励,每月有活动,都是自己掏钱。

不仅对自己团队这样,对客户也是一样。根本不用公司组织,自己找场所,办活动、邀客户,产说会、创说会都是自己想怎么来怎么来,完全自主经营。

他们团队的人也舍得花钱,几乎每个人都自费买了笔记本和投影仪,用他的话说:我一个通知下去,我们团队一天能举办至少100多场小交会。

你把精力、时间和财力投入在哪个地方,自然就会在哪里结果。

在带团队方面,以上几项,你做到了几项?


今日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新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