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太茅忠群:明确“三观”后,我们怎么搞创新?

 中外管理传媒 2021-03-31
演讲: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茅忠群
整理:中外管理 任慧媛
责任编辑:辛国奇

方太,不仅打造了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品牌,而且是用中华传统文化管理现代企业的一个先行者。

人有三观,企业也有三观,方太的三观是什么?为什么说企业管理者心中不能只有创新、市场和需求?企业文化想要落地,方太的独家秘籍——“五个一”究竟是什么样的“修炼”方法?方太的四大创新案例:“不跑烟”油烟机、水槽洗碗机、方太集成烹饪中心、全球首创的“选择性过滤膜”,究竟是用怎样的初心研发出来的?

2021年3月27日至29日,由《中外管理》主办的第2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2021· 双循环时代的“核”引擎。在会上,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做了以《数字技术时代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详细分享了方太的经验与心得。

以下是演讲全文整理:

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茅忠群

方太取得的三个“小成绩”

方太成立于1996年,到今年年初跨过了25个年头。在这25年当中,如果说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我愿意把它归纳为三点:

第一点,基于创业时候的初心。当时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打造家电行业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高端品牌,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

第二点,比较特别,从2008年开始,全面导入了中华优秀文化。其实我是一个理工科背景的人,读书的时候偏科非常严重,不喜欢文科。但是机缘巧合,2004年开始,我就去上了国学班,前前后后四年下来,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希望全体员工都能够来学习,所以从2008年开始全面导入了中华优秀文化。

其实后面这个路也是比较艰难的,因为方太之前学的都是西方管理,包括我在2000年读了EMBA,学习的也都是西方管理。在国学班里学了一点皮毛,导入以后就有很多理念上的冲突,也就是传统文化跟现代管理、西方管理之间的一些冲突。所以我整整花了十年时间,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华文化,并且把它跟西方管理做一个很好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就是中西合璧的,有中国特色的方太文化体系。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当然“这一剑”还是非常初级的,目前还在不断完善当中。

第三点,方太没有选择上市这条路。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头部品牌除了方太以外都是上市公司,但我们是第一家并且到目前为止仍是唯一一家突破百亿的公司。

方太的三观:为什么?成什么?信什么?

方太文化体系大概由三部分组成:核心理念、基本法则、践行体系。核心理念当然是企业经营之道,基本法则是原理、原则、指导法则,践行体系是整个的制度、流程、方法、工具等。

先讲一下核心理念。在座的都是企业经营者,做企业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首先是为什么,我为什么做这个企业?其次是成什么?我做这个企业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十年、二十年以后,我想把这个企业带到哪里?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第三是信什么?我相信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什么钱是可以挣的,什么钱是不可以挣的?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挣,一定要有这样一种信念。

其实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我也把它叫做企业的三观,跟人的三观相对应。

简单介绍一下方太的三观,首先回答为什么办方太?方太过去有一个使命是:“让家的感觉更好”——主要通过硬件来实现。后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格局境界的提升,我们又提出了新的使命——“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

幸福,每个人感受不一样,幸福既包含物质因素,更包含精神因素。方太对幸福的定义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事业、生命双成长。我们要怎么做呢?仍然要提供无与伦比的高品质产品服务,打造健康环保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让亿万家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幸福圆满的人生。这个使命是2018年初升级的。

第二个回答成什么?“成什么”也是基于2014年下半年,我对什么是伟大企业的一个思考。我问自己,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到底什么样的企业算得上一家伟大的企业?当时经过思考,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读EMBA的时候,西方管理告诉我们企业就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目的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而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答案是不一样的,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社会组织。当然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满足并创造顾客的需求,如果再严格一点就是创造合理的需求,而不是所有的需求。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同时要具备四个特征:顾客得安心,员工得成长,社会得正气,经营可持续。有了这样的答案以后,2015年初我就发布了新的愿景。

第三个信什么?方太认为,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把人品作为一个前提,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

接下来讲基本法则,方太用来更具体的指导日常的管理,总共有十一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十来条,共有一百来条细则,目前差不多已经成型了。

举一个例子,心本经营。西方管理从泰勒管理开始发展一百多年,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是管理要以人为本,但是以人的“什么”为本呢?说法就五花八门了,对人性各种各样的假设,答案就会不同。方太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要以人的心灵为本,以人的心灵的什么为本呢?要以人的心灵的成长为本,以心灵品质的建设为本,这就叫心本经营。

第三部分是践行体系。管理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把最高最远的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地。企业当中最高、最远的目标是什么?其实就是使命、愿景,一定要落实。我们从愿景的四个方面开始分解,在各个环节都是把“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的使命融入进去,实现分解,即顾客得安心、员工得成长、社会得正气、经营可持续,这四个方面又分解成了十六个方面。

方太的四大创新案例:离开仁爱之心,创新会走歪路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