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我的师父—危杰教授

 应t6lu09kstgqx 2021-04-01

今天是2021年3月31日,怀着再度悲痛的心情,我参加了我的老师,我的恩师,我的师父—危杰教授的骨灰下葬仪式,这一次他是真正彻底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师父是于去年12月9日因为突发疾病匆匆离世的,虽至今已逾百日,但是怀念和哀痛却久久不能淡去。这一篇回忆的文章是早就想写的,数月间屡次提笔,又屡次搁笔,回首二十几年的一幕一幕,似有万言千语,却又思绪纷乱不知从何说起。

我认识师父是在1996年9月,那一年是我北医七年学制中的第五年,我选择了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开始临床研究生阶段学习。正当年富力强的危杰主任是科室指派的我的副导师,指导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初次见面的情形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记得当时的感觉和之前想象中的“老师”颇有不同,这位老师外形上甚为粗犷,举止言谈自然散发着一种自信和霸气,让人油然而生敬畏和服从,不时地逗乐和幽默,甚至偶尔还结巴,却又让你觉得可以十分亲近。

不久以后,慢慢才知道了这位老师是北医77级的优等毕业生,能说一口那个年代还不太多见的十分流利的英语口语,是八十年代首批去瑞士进修学习的专业明星,是那时正如日中天的AO学术的形象担当,甚至还是创伤骨科、积水潭医院、乃至全国骨科界的社交名人。

“师父”的称谓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叫起的,这是积水潭医院的“江湖派”传统。对于从“学院派”北大医院过来的我们这些学生,一开始叫“师父”是有点拗口有点别扭的,可是看着大家都这么叫,也就只好勉强这么叫了。一直到多年以后,才终于明白,原来于我和危主任之间,“师父”就是一个最恰如其分的称谓。

 师父于我,真的是半师半父。

 作为师,他是一位博学、智慧、严谨、严厉,有时甚至是苛刻的老师。每天早上跟着他查房,总是一个期待又紧张的时刻,期待的是他即兴说出的各种知识和理论,他可以随口说出各个骨骼和关节的解剖数据,拉力螺钉和加压钢板的力学性能,骨折一期愈合学说的组织学进程,甚至还包括医用不锈钢的型号和成分,316医用不锈钢的含镍量等等。紧张的是他还总爱提问,经常还有一些冷门古怪的问题,每当你讷讷答不上来时他便会毫不留情面地训斥,让你在病人面前很久都羞愧地抬不起头来。跟着师父上手术则更是少不了时不时的战战兢兢和诚惶诚恐,生怕自己哪儿又犯了错误,或者作为助手跟不上术者的思路和节奏,而招来一顿批评和斥责。

 我算是师父指导的第一个研究生,因此他还格外上心。进入临床没多久,他便给我布置了一个研究课题,关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治疗预后的观察和统计,这也是他当年从瑞士学习回来后引入的新方法。那时候的我经常抱着一摞X光片,去找师父,他会问我一些研究方面的最近进展,然后便一起在阅片灯前面一张一张地读片,认真地教我怎么看骨折的愈合情况,怎么看股骨头坏死,怎么测量Garden指数等等。有时候他值夜班二线,还会用他送给我的BP机呼我一下,然后我便高兴地从宿舍赶来,继续一起读片,完事后往往还要出去一起喝个啤酒,吃个羊肉串。

 他对这个研究课题真的是很上心,那时候个人电脑还不普及,有一次为了看看我们已经收集的二百多例数据,他还特意亲自跑到我在草岚子的宿舍来。在我们宿舍集体租来的电脑上,看到Access数据库里整整齐齐的那212例股骨颈骨折的完整资料,才放心满意地走了。这也创下了导师跑到学生宿舍来指导科研工作的历史记录,舍友们惊诧之余,纷纷表示了羡慕,一时间成为草岚子宿舍的一段美谈,一直流传了许久。

 在师父认真地指导和不停地督促,以及那些年也算比较认真的我的努力之下,到1998年,我们的课题顺利完成了,甚至还取得了比预期还好的结果和影响力。记得那年五月的某一天,是我们论文答辩的日子,平时不拘衣着的师父也难得穿上了正装西服,打起领带,意气风发地坐在台下的导师席上,难掩得意之色。那天晚上,师父更是约上几位同事好友,摆好一桌庆功宴,在和煦春风之下,谈笑风生之间一醉方休,那一晚的美好让我在二十几年之后回忆起来犹如昨日。

 师父还不止是老师。师父对我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心更像一个父亲,虽然我们只差了十七年。

 那个年代像我一样的学生和住院医们肚子里是很缺油水的。认识不久,师父便隔三岔五地带着我和其他师兄弟们去打牙祭了,通常是在做完一天手术以后。后门的烤鸭店和众乐自然是常去之地,不过涮肉馆才是师父的最爱,哪里有地道的涮肉他都了如指掌,换着地儿涮,即使去南城他也从不嫌远。师父最爱冰镇啤酒,一喝啤酒往往还会满头大汗,就算是凛冽冬天也是如此。经常是这样的场景:师父一边举着个啤酒杯,一边擦着脑门上的汗珠,指着我说:小毛,你要多吃肉啊~多~多吃肉。自然每次吃完的结账也都是师父的事,从来也不会给别人买单的机会。

 师父不仅是带着我出去吃饭,有时还会问我生活费够不够花。那时候的研究生补贴大概是每月二百多,虽然不宽裕,也算勉强够花。我自然说够花够花,师父大概看出了我的勉强,然后便以导师的名义自掏腰包给我补贴一点“研究经费“。我的第一台个人通讯工具,96年的摩托罗拉BP机便是师父送给我的,至今依然保留着。

 生活总是有很多风浪,那些年每当我遇上困难、进入低谷的时候,总是师父在不遗余力地关心和帮助我。清楚地记得99年是师父独自开车到大红门,去看望在那儿的某个小医院尴尬住院的我,帮我处理完问题走了出来。01年我父亲病重来京,又是师父帮着张罗,还亲自去医院探望。03年更是在我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来到我租住的房子安慰我,帮我走出人生最低谷的一段时期。

 师父对我这样的关心和帮助一直持续了很多很多年,这就是我的师父,于我恩重如山。

 除了帮助我,师父还总是这么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很多很多人。在很多人的眼里,我的师父就是这么一位聪明有趣、热爱生活,有智慧、有高度、有爱心、有能力的侠义之士。

 “一生积医济人危,授业传道创伤杰。”这是去年告别师父的追悼会上我给师父写的两句挽联,字面对仗不甚工整,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简单准确的:“积医创伤危杰,一生授业传道济人”。授业传道济人,就是我认为的师父不算太长的六十三载的人生写照。

附录一:各个时期的照片

图片

毕业那年的师父与我(1998)

图片

研究论文的师父手写稿(1998)

图片

1996年师父送我的BP机

图片

   盛年风采


图片

六十岁生日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2017.11),七律一首贺师父生日

每消冬霭有春晴,

满眼芳菲草树萌。

扁鹊仁心藏肺腑,

华佗妙手出燕京。

连珠合璧悬魂续,

接木移花断骨生。

了却苍黎愁苦事,

拂衣换取一身轻。

(同学黄建业代作)

附录二

AO中国的不懈推动者

    ——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危杰副教授

       危杰述,毛玉江录 2012-10

1977年就读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83年毕业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年7月-1987年2月作为AO fellow 在瑞士进修。

1989年10月率先在国内应用AO 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990年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制国产空心钉及其手术器械。同年国产空心钉研制成功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国产中空加压螺钉的研制及其在新鲜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89年参加组织中国第一届AO学习班,从事AO教育工作20余年(国内,香港,印度,台湾等),现为A0教育委员会委员,AO中国委员会委员。

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著:1.《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2版);2.《骨折》;3 《积水潭实用骨科学》,主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二版》。现为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髋部骨折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应届大学生,危杰教授于197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分配至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一九八零年代的中国大陆,沉睡的大地似乎刚刚苏醒,神州处处充满着生机。国门乍开,饥渴的学人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和新鲜的知识。作为国内英语教育大家危东亚之子,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危杰主任出众的英语水平。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勤勉的专业态度,1986年7月,幸运之神再次眷顾这位毕业仅仅三年的青年医生,他被选拔为AO fellow赴瑞士进行为期8个月的进修学习,这大概是中国大陆最早的AO fellow了。八个月的瑞士生活,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如饥似渴的学习与交流,极大地充实了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年轻医生的心灵,也悄悄载下了日后AO中国的种子。

   种子开始慢慢发芽。1989年10月危杰教授率先在国内应用AO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由于当时进口螺钉数量很少(9枚),进口渠道不便及价格昂贵等困难,尽管疗效显著却难以推广应用。为此,1990年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始合作研制开发国产中空加压螺丝钉及其配套手术器材。同年国产空心钉研制成功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902079022)。1994年经国家医药管理局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合格。1995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试产注册。在研制和应用过程中,危杰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还对该产品进行了两项改进:1.将导向器的三个周边孔增加为六个,即增加三个小间距周边孔已适应国人中股骨颈直径较小的病人。2.将垫圈做一缺口,已避免下方两枚螺钉拧紧时垫圈相互叠压。临床统计显示自1989年至1998年,应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例逾千例,98年对于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12例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的新鲜股骨颈骨折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表明:应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由于固定坚强,骨折端力学环境稳定,骨折愈合率大大提高(95%),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很快恢复。2002年《国产中空加压螺钉的研制及其在新鲜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目前,中空加压螺丝钉固定已成为股骨颈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

 1989年,中国大陆第一届AO学习班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危杰教授有幸参与组织了中国创伤骨科界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危杰教授以极大的精力悉心投入了AO在中国的教育和推广。二十年的时光倏忽而过,今日中国的创伤骨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O理念也已深入人心。这其中便有危杰教授的一分贡献。作为AO国际讲师,从AO理念到“BO”理念,从绝对稳定到相对稳定,从加压固定到桥接固定,他与AO中国一起成长,二十余年来,他的足迹早已遍及了国内的主要城市,近些年更是远至香港、台湾、东南亚、印度,他幽默风趣而又深入浅出的讲授风格,一直为广大的听讲者所津津乐道。鉴于危杰教授为AO中国的贡献,他于2010年被推举为A0教育委员会委员,AO中国委员会委员,当年的种子终于结成大树。

危杰教授目前依然奋战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只要有时间,便要亲自手术,不惜体力也从不吝惜X线,只为求得更完美的结果。更多时候,他则担任着年轻医生们的业务教练,把好每一道关。作为硕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了五名研究生。危杰教授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著:1.《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2版);2.《骨折》;3 《积水潭实用骨科学》,主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二版》。现为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委。

附录三

危主任猝然去世之后,摘录科室微信群领导、同事部分留言

我当住院医时带教的第一个文革后77届北医实习生就是危杰。由于他的睿智,介绍给当时的科室负责人荣院长留在创伤科。危杰可以说他的学术造诣影响了我们创伤骨科一代人!他的猝死令我心痛。这是2020年我们失去的第二个睿才,希望这种阴霾早点过去,同心迎来新的一年!   王满宜教授
危主任的音容笑貌永远长存!!!  吴新宝教授
危哥 一路走好!!  蒋协远教授
老危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位对工作严谨,理论知识雄厚,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恩师,没有老危的教诲,可能没有今天的我…… 武勇主任
噩耗传来,举科震惊!刚毕业第一年,危主任做院总,有幸跟随学习。永远忘不了! 刘亚波主任
噩耗传来,彻夜难眠,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毕业后跟随危主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的教诲,收益无数!危主任一路走好!  孙林主任
刚上班的时候,危主任亲手教我打石膏,看着我整复Colles骨折并点评,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愿师父安息,一路走好!  黄强主任
惊闻噩耗!悲痛万分!愿危主任一路走好    王岩主任
昨天上午出门诊还见着危叔的 愿师傅早生极乐   龚晓峰主任
危难之时显妙手,杰出师长仁心授。千言万语去病忧,古往今来叔优秀。李宇能主任

告别危叔! 

       鲁谊主任作

      他的一生,既不刻意做社会楷模也不屑于成为道德的榜样与标杆,但他一直也永远是我们大家的前辈,师长和朋友。

      他是一个生命旅程中的轻装者,可以让身边所有人为他担心,自己却极度超然面对历劫;

      他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谐谑者,前一秒可以把你数落的生无可恋,后一秒却让你忘记一切烦恼开怀大笑;

      他是一个快意江湖的践行者,无论你在哪一个人生角落遇到困难,都会遇到他和他的朋友向你伸出热情之手;

      他更是学术辉煌的印证者,积水潭、创伤骨科、AO教育,他把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人生部分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让无数医者受益良多;

      他也是像你像我一样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修炼者,精彩过、得意过、挫折过,千帆过后在掌声中一笑谢幕... 

      危叔走好!您已脱苦海 祝早登极乐


雪祭  

 刘洪波主任作

是若尊师从天降
天酷四季亦无拦
是若傲士转身去
蔼雪避日潜相随
 
清流一溪明晦暗
孤傲半生驱泥丸
喜怒哀乐都做笑
满腹怀柔酒樽间
 
东南西北勤论道
春夏秋冬铺自然
太白熔炉锻筋骨
北斗引星目所睹
 
游玩亦师师亦友
巧言转机树真言
庙堂轩辕论经纬
井市觥筹汗杆栏
 
平常欣喜春化雪
今昔涕泪雪送人
伴师伴事不伴世
同师同事同来生
 

AO委员会讣告

Dear Colleaguesand Friends,

This is with our deepest sorrow that we inform you of the death of our beloved friend WeiJie, he passed away last night (9 Dec 2020) in Beijing.

A great orthopedic surgeon and a passionate teacher, Prof. Wei was a devoted AOfaculty, dedicated to sharinghis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Prof. Wei was an AO Fellow at Regionalspital Interlaken Switzerland in 1986. His AO teachingexperience started as a Table Instructor at the first AO course in Beijing in1989. Prof. Wei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2ndversion of the AO Principles of Fracture Management book and AO SurgeryReference into Chinese language. He was the AO Trauma China Education Officer, with his guidance and vision, we witnessed the success of AO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have lost a great colleague, a great teacher, a great friend, he will be greatly missed and remembered.

The AO officeis preparing materials for the Memorial of Prof. Wei Jie on 27 Dec, if you would like to share amemory, a message and/or a photo, please email to Isabellaor Lisa.

YoursSincerely,

Prof. WangManyi

AO Trauma ChinaCouncil Honorable Member

AO Trauma APRegional Board Past Chairperson

Prof. Wu Xinbao

AO Trauma ChinaCouncil Chairperson

AO Trauma APOffice

Isabella, Lisa,Yoyo, Beatrice, Jennifer

附录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