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夏长跑易过度耗损阳气!大叔妙招教你夏天跑步如何养护身体!

 新用户6292eqb9 2021-04-02

盛夏酷热时节,坚持跑步确实不易。

不少朋友都提醒大叔,酷热天气下跑步太多、出汗太多,容易耗损过多阳气,要大叔多加注意。

大叔也认为,极端天气下的锻炼应该采取适度合理的方式,今天就来分享夏天跑步如何护养身体的话题。

夏天跑步会不会过度耗损阳气?

大叔简答:会!

主要原因是气血过旺、出汗过多和降温过度。

大叔今早迟了起跑,六点还不行!

广州跑步,特别是六月,热惨了!

以下为详细解读!

男生必须看啊!不能不看啊啊啊啊!!!

跑步与阳气损耗

首先,什么是阳气?

网上比较靠谱的解释

“阳气是先天肾气和后天脾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即父母所给的先天肾气以及食物和水在脾胃的转化。”

“在几千年的道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阳气是人体整体表现出的活力,器官、组织、细胞等行使各自功能的能力都是阳气的外在表现。”

大叔的理解

阳气就是循环运行于身体及其周边的气血,是身体内部脏器运作的动力关键,阳气的盛衰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更有后天饮食和锻炼的改变。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

人体养护要达到阴阳平衡,

夏天跑步容易过多耗损阳气!

然后,夏天跑步为什么会损耗过多阳气?

夏天容易损耗阳气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气血过旺;第二,出汗过多;第三,降温过头。

跑步锻炼中更容易出现这三种过度损耗阳气的情况!

1. 气血过旺

人体内部阴阳要保持平衡、或者说脏器与气血要保持旗鼓相当,任何一方面过盛或过衰,身体都会出现问题。

夏季外界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这时你再长跑什么的,势必要求身体付出更多阳气,才能提供足够的气血去力压旺热的外界环境(或被环境力压)。正因为最旺,气血运行更快速、做功更多,也就最容易过度耗损。

夏天跑步,势必要求气血输出更多!

2. 出汗过多

夏天人体更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

夏天跑步或锻炼,出汗必然更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夏日中午千万不要跑步了!

3. 降温过头

天热汗多,跑步更热汗更多,这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例如吃的喝的太凉、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喝、甚至还要再加冰块,会伤到阳气;又例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

因为天热或跑步时阳气火旺外露外发、身体内里就比较虚空,这时如果一下子把冰冷饮食灌到体内,体内处于弱势的热量或阳气就会被严重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运动后喝冷饮、要么感觉会拉肚子、要么感觉肠胃很不舒服的主要原因。至于空调伤阳的问题,是因为跑步之后皮肤的毛孔是尽情张开的,身体对外界寒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湿很有可能乘虚而入。

请不要学这只!

也不要学这只!

冷冻饮食也要适度!

由此,大叔对大家夏天跑步有如下提点

盛夏长跑提点

适当减量、降速,缩短运动时间,宁可少量多次。

选择更合适的早晚时段跑步,清晨最好是即将天亮时起跑,而夜跑最好不要晚于九点。

选择更合适的场地跑步,例如,树林、山林、风雨长廊、室内田径场、跑步机等。

如果汗多,跑步时多带一条吸汗毛巾,而不仅是轻便的头巾。汗出当风,会受到风邪入侵,阳气也会被进一步损耗,所以要及时把身体表面的汗液擦干。

盛夏长跑心率尽量少上5区!

无论男生女生,跑步太热汗太多时都不要一下子脱得太多贪图一时之快,以免感冒,因为当毛孔大开的时候,基本上只要吹上一点风,病邪就跑进体内。

跑后及时换上干爽衣物才是正路!切忌长时间穿着汗衣到处晃荡。

跑步期间或之后,只能适当地吃冷饮冷食,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甚至耗伤阳气而生病。

尽量选择常温的补给饮食,不要贪图一时之爽。尤其是跑后不宜多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冷饮之类,那些都是湿气很重、损伤脾阳的东西。

跑步补水不要太急太大口,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至150毫升,身体会吸收得更好,

跑后切勿直吹冷风或太冷的空调风,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可以穿上长袖衣服,还要注意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

身体擦干汗水、拉伸舒展之后,再去洗澡,水温最好是接近体温,太热太冷都不好。

夏天补足水,大叔10k要1000ml

跑马大叔

中英双语主持、新闻主播

酷爱户外运动

66场马拉松和越野

全马313

广外跑团代言人

长跑长有跑步装备代言人

全景中国媒体跑团首席技术顾问

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