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公里越野装备分包清单及技巧分享(反复实战提炼总结)

 新用户6292eqb9 2021-04-02

百公里装备分包技巧及清单

三个大包,赛前分好:

出发随身装备包、

换装点存包、

终点存包。

一、出发随身装备包:

清单如下:

空顶帽、围巾、扣好号码布的短袖跑衫、臂套、手套、腰带/腰袋(放手机和登山杖)、登山杖、压缩裤、腿套、袜子、跑鞋、越野背包(内含强制装备:救生毯、小头灯、简单医药、绷带、零钱、两只水壶、一只扁平软水袋、可折叠耐热环保杯、个人补给如能量胶和盐丸,还有塑料袋封好的几张干纸巾,特殊时候总比树叶和手指好用,你懂的)、轻便眼镜(近视人士)、充满电的跑表。

出发随身装备包里的所有,就是你比赛当天起床后全部要穿戴和带着在身上、陪伴你展开前半段征程的所有装备。

使用技巧:

空顶帽既能遮阳挡雨,又能方便散热;围巾关键时候能防止脸部被烈日灼伤;号码布扣在跑衫偏下方,以免被背包扣带遮挡,并且最好用专业扣而不是赛会提供的别针;手套能助你更好攀爬和使用登山杖;一定要松鞋紧袜;扁平软水壶是为了放在背包更贴身,减少晃动,补给站相隔较远时,第三只水壶可能要用上;环保杯是以防赛会不提供热食容器;只需带前半程的个人补给出发,后半程的个人补给放在换装点存包。

特别提醒:

凡士林,出发前装备穿戴好之后,用凡士林润滑身体所有容易摩擦、摩擦较多的部位,如乳头、裤腰带一圈、腹股沟等,比赛漫长艰苦,要尽量呵护好皮肤和身体。(抹完的凡士林就不用带身上了,顺手放进换装点存包里。)

二、换装点存包:

跑马大叔的经验是尽量准备一套一样的装备,就是与出发随身装备包的所有内容基本一样的装备,第一、节省不少时间,第二、身体感觉舒服。两者区别在以下分类:(请对照出发随身包内容)

按需更换的装备:贴身衣物

空顶帽、围巾、臂套、手套、压缩裤、腿套、袜子、跑鞋,上述这些根据实际情况按需更换,如换上感觉更舒服的袜子和更适合后半程的跑鞋等。但腿套和压缩裤这些贴身装备,更换耗时又麻烦,能一直用到终点就用吧。

建议换上的新装备:越野背包

新的越野背包(同样内含强制装备:救生毯、小头灯、简单医药、绷带、零钱、个人补给如能量胶和盐丸,还有塑料袋封好的几张干纸巾),再加上换装点存包独有的装备:夜赛用的大头灯及备用电池(换装点要再测一次是否正常有电),还有充电宝(看情况决定是否带着跑后半程)

直接换一个装好所需装备的新的背包,将为你节省不少时间,而且令身体的感觉重新舒畅起来。

不需要更换的装备:

扣好号码布的短袖跑衫(一直穿吧,除非很难受才换跑衫,但你还要耗费换号码布的时间,除非你不要号码布跑后半程,那样很难找照片哦,哈哈哈);腰带/腰袋(放手机和登山杖),就一直束在腰部吧,入夜还有一定的护腹保暖作用;登山杖,除非你有两对;两只水壶、一只扁平软水袋、可折叠耐热环保杯,除非你都有第二套;轻便眼镜(近视人士),除非你很多备用眼镜;充满电的跑表(这是废话,一直在导航和记录轨迹呢,哈哈)。

特别提醒:换装点存包必须有大的塑料袋来装换出来的又脏又臭的装备。

因此,大叔到了换装点,直接换上新的背包就差不多齐备了,剩下的只是考虑要不要换袜子和鞋子的“外在”问题。帽子和围巾我喜欢换新的,感觉清新舒服多了,而且有时后半程夜赛就不戴帽子了,如果不下雨的话。至于水壶和水袋,你肯定是要拿出来装水的,装完直接放进新的背包里,衔接就无缝了。

换装点通常是选手停留时间最长的补给站,大叔想到的就是尽可能地不在更换装备和纠结装备上浪费时间,身体调整和进食时间满足了,就可以抓紧时间出站了。

三、终点存包:

终点存包的内容就比较简单了,看个人和客观情况而定。如果预计到达终点时温度较低,再考虑个人的疲惫,可以在终点存包放着保暖衣物,当然比赛中一直带着的救生毯也是可以用来保暖的。

大叔建议终点存包要有一双舒服的凉鞋或拖鞋,以便尽快让受虐的双脚解放出来。

大叔还建议终点存包要有大张湿纸巾、小瓶洗手液甚至个人洗漱用品包括毛巾等,以便有条件在赛后把自己整理得尽可能干净一些。

终点存包同样要有大的塑料袋来装换出来的又脏又臭的装备。

耐力越野,装备是保障,再细致的准备、再周到的考虑都是应该的,多一点细心就是多一点爱护自己。

跑马大叔

中英双语主持、新闻主播

80场马拉松和越野

全马313

广外跑团代言人

长跑长有跑步装备代言人

全景中国媒体跑团首席技术顾问

凯乐石跑山帮队员

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