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学习活动的设计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学习过程是学生由已有知识走向目标知识的过程,而跨跃两者之间的鸿沟,从学习科学的角度看,需要学生主动地、充分参与、积极建构。也就是要通过学习活动来实现。

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四种类型:
基于疑问或话题的学习活动开始于争论性问题或两难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辨析、归纳,获得关于问题解决的知识技能;
基于案例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真实情境中的案例和进行案例的分析、归纳、诊断,来建构知识并发展必需的思维技能;
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学习者集中于相对长期的、整合的教学学单元,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观念进行争论、计划并进行实验,交流或表达他们的发现;
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课程层面上整合问题,学习者通过解决课程中大量的、系列化的问题来进行自主学习。
四种学习活动类型的共同点在于,共享着对积极的、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的假设。

学习环境建构(设计)的三个核心要素:
一、问题情境脉络。包括问题的物理的、社会文化的和组织的情境脉络等。
二、问题提出或模拟。以故事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脉络和问题,故事中包含了一系列事件,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操作空间。向学生提供操作问题的机会,以测试不同问题元素之间的多种动力关系

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目标知识起步,探寻应用这些知识的典型情境(现实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的问题和任务,将目标知识直接转变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对象。
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从目标知识(知识空间)出发,设计一个需要运用目标知识才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完成的任务(活动空间),在实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从而获得知识。
在知识主题探究式的学习中,是将目标知识(知识空间)直接转变为学生探索的活动(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
知识主题探索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将确定的某一层级的主题的知识转为学生能够参与探究的活动。
下列问题有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1)在某一时间段(比如一节课、一周)内,师生要面对的目标知识是什么?
(2)通过哪些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础上获得这些知识?
(3)这些活动如何进行安排?
(4)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在什么时候为学生提供哪些支撑和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核心的一点就是活动设计时重视活动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关联性。也就是要将一个整体的任务和问题交给学生去探索和研究。
锻炼学生识别和分析问题、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付诸问题解决的实际行动,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经过这一系列环节才能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学习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学生的探究和建构活动居于首要地位。学习的建构和探究是中心的、主要的部分。
二、学习活动具有清晰的目标。即目标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走向目标知识,目标的表述要让学生能理解。
三、学习活动具有明晰的规则。这种规划要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井然有序地展开。
四、学习活动中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撑和引导。支撑和引导要适时地出现在学习活动遇到难解决的困难时。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其元认知的发展。
五、学习活动中进行评价,并相应、适时地调整学习活动。

以上内容是对《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相关论述的整理和个人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