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捂”到底怎么捂?捂到什么时候?

 qweasdzxcrty 2021-04-04
阅客资讯
2021/03/06 21:43

“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而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专家认为,“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

春捂益处;

第一,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第三,“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春捂秋冻 到底“捂”多久;

春语秋冻,“捂”多久最好呢?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这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春捂”主要捂哪里?

头部:头部作为人体“诸阳之汇”,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手三阳经脉与足三阳经脉均聚会于头部,因寒能伤阳,所以风寒之邪总是先侵袭人体的头部,因此头部尤其是后脑避风尤为重要。在初春时节,应该戴帽子以减少热量从头部散失;洗发洗澡以后应该擦干,不能当风直吹;注意耳朵的保暖;多做干洗脸的动作,双手搓热快速按摩双面颊,揉捏双耳,搓热脖颈。

肺部:肺部,中医的经典《内经》说:“肺主卫,外合皮毛”。卫气是我们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御线,而卫气就归肺来管。如果衣物单薄,风寒袭肺导致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咳嗽,常见症状有咳嗽声音很重,流清鼻涕,同时还伴有时不时的喷嚏。

腹部:肝、脾、肾三个重要的脏器都包含在腹部不同的部

位,腹部受寒也会严重影响到这些脏器。受寒常见症状有胃肠炎、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情绪不稳定等。

要少穿低腰裤、露脐装。

双脚:脚下为阴脉所聚,阴所常盛。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容易遭到风寒侵袭。经常搓脚、热水泡脚能使脚部快速温暖,有效预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绞痛等疾病。

膝盖:膝为筋之府,寒则易于挛急,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多捂膝盖可以加强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可以套上护膝以加强保暖。

腰部:腰为肾之腑,肾喜温恶寒。腰部因为弯腰、转身等动作导致排热较多,非常容易着凉,容易出现腰部酸软、尿频、困倦疲乏等症状。

“春捂”也要因人而异 

“春捂绝不是乱捂。春季人体内阳气向上外发,若捂过了头,体内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引发春火,患上风热感冒、鼻出血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