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武术谚语解~19

 逸心茶舍 2021-04-09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起式如挑担,进步如槐虫”。

形意拳语,而具普遍之教训。 “起式”不是套路之开始,乃指招“式”之“起”动。 “挑担”是用肩承接,用臂扶持。 然而,将“担”子从地上“挑”起之力道,则在腿脚。 教人打拳必从脚上起,向上贯通其全体。 “槐虫”爬行,全身一起一伏... 具象可师,而学的是吾人腿脚底下的意念。 不是平行向前,而是步步都要用意,入地三尺,以移我身。

  

以意行气,以气行力”。

形意拳语。 必“以意”念,操运动作。 使有此念,便是“行气”。 功夫越深,则越有感,越显著。 夫然后,才是由内在运转,而外动着“力”之招式。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形意拳本叫心意拳,强调的就是“心与意合”。 而后此“心”此“意”有了作为之念,则是“意与气合”之境地。 必如此,先有了内,才行(形)之于外,而为“气与力合”之打招用式。

 

 

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形意拳打招成式,必先收而后放。 此之所以“肘”则近“肋”,而“手”则贴“心”。 所谓“出洞入洞”,不是特别之一式,而是普遍之操作策略:无论“出”“入”,非如展翅高飞,而像“洞”穴之进出。 总之,必求周身紧凑为先,再行发招成式也。

 

 

裹胯合裆,屈膝扣脚”。

形意拳语叫人下盘用功,为法式之先。 教训人不是大开大展,抬腿起足地求外展。 反而是“裹”其“胯”而“合”其“裆”,“屈”其“膝”而“扣”其“脚”。 蓄势已足,才可上行腰背,及于手臂。 发招用式,斯为全身之功劲也。

  

 

实 战 诀

 

一胆二力,三功四艺”。

实战首在“胆”气,无“胆”如何杀敌!? 其次是要几分蛮“力”,体弱不足以厮应。 以上语似平浅,而极实际。 虚言不切实用,乃是武侠小说。 有了基本,则练“功”夫,有些攻防之技,适当施用为能。 至于这个“艺”字,渐入化境;化客观之技法,作吾人之自我发挥是矣。

 

 

引进落空”。

有两解;一般是说招式。 “引进”人招,使之“落空”。 出现空隙,可趁其机。 而、另一说是劲道。 “引”人之劲,“进”入某处,则附近之他处必“空”,我即“落”招击此,必致伤害也。

 

 

见肘不见腿,见腿不见肘”。

“肘”击之时,“腿”入敌裆,看不“见”矣。 而、用“腿”击时,或续之以拳,而非用“肘”。 盖因“腿”长“肘”短, 中间之间距太大,为不宜也。

 

 

手当如何进? 肩当如何入? 脚当如何管? ”

语出<少林拳经>。 指出不但用“手”,人人知之;更有后续,则在用“肩”。 而关系极重,却被人轻忽的是;“脚”下如何看“管”? 否则,就不是三盘俱到的中国武术了。

 

 

抬腿不认亲,举手不留情”。

应敌之时的心态,必须尽其全力。 不可存有万分之一的保留。 而以“不认亲”来强调其“不留情”。

  

 

内 外 功

 

说理一句话,行道万遍功”。

“说”一个“理”,容易。 依此功法而求成,少不得上千论“万遍”的勤习深求......

修 行 路

 

没有更好的门派,只有更好的武家”。

美国武林之语,对标榜门派/ 师承的中国武林,惭愧呀,极具深义。 ”There’s no better style, only better practitioner.”

  

 

地 雷 区

 

天下武功出少林”。

江湖妄语,而出现在武侠小说,功夫电影中无妨;亦传流于武家口中,便为不宜了。 “少林”古时确有“武功”,至明朝己衰。 其后,则成了撂地卖艺的幌子、口语,认不得真的。 晚近实况更奇,民间确有少林“拳械”之传承,水平不一。 而本山本寺,己成杂耍中心。 游客如云,生意鼎盛。 武林引以为耻,“少林国际贸易事业公司”得意非凡!

中国武术谚语解~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