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贪心失财

 皇家书库319 2021-04-10

古时候,一个财主为儿子娶亲,大宴宾客。突然一个陌生人来道贺,只见他送完礼就要走。财主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1000两银子。财主立马叫住来人,两人一见如故,还义结金兰。谁知事后财主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悔不已。

湖州有个沈财主,家财万贯,这天,家中儿子成亲,他大宴宾客,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这时家丁来报说,有个人让他转交份贺礼。说完,便将贺礼呈了上来,沈财主打开一看,竟然是1000两银子。

沈财主便问是谁送如此大礼,家丁说那人送了礼,转身就离开了,没有留下姓名,不过才刚刚离开,应该没走远。

沈财主听后,忙追出门,找到那个送礼的人,询问他素昧平生,为何送如此厚礼?

那个人答道:“这是我叔父让我送来的,他说祖上受了您家的恩惠,具体什么我也不清楚,如今我叔父做了官发达了,他听闻您家今天有喜事,特派我来送贺礼。”

沈财主继续问此人的叔父是谁,他说是湖州知府张大人。可沈财主想不起来家中和他们有何渊源,但既然对方送来厚礼,一定要好生招待。

于是,沈财主极力挽留那人留下来入席,那人推辞不过,便留下来。

在酒席上,沈财主与那人相谈甚欢,那人告诉沈财主,他叫张俸,是个生意人。沈财主见他为人豪爽,很是投缘,就结拜为兄弟,互换了信物。

大概过了半个月,一个仆人拿着沈财主那日交给张俸的信物,找到沈财主,说张俸在做一笔大生意,但身上带的现银不够,希望沈财主能够暂借给他5000两银子,等他周转过来了,就来归还。

沈财主听后,想到当日儿子娶亲,张俸1000两银子随手就奉上,而且那言谈举止也像是阔绰之人,更何况他叔父还是知府,没必要贪图他这5000两银子。于是,让人准备好了银子。可左等右等都没见人上门来。

一个月过后,原先的那个仆人又来到沈家,这次他带着500两银子来,说要酬谢沈财主。沈财主大惑不解。来人说,沈老爷愿意助一臂之力的心意,让他家主人很感动,虽然银子没有用到,但这500两就当是利息,务必请收下。

沈财主听完后,就收下了500两,心中越发觉得张俸诚信又靠谱,对他的好印象又增加几分。

转眼又过了两个月,张俸又叫人带信给沈财主,信上说他要进京做笔更大买卖,顺便还想捐一个官做做,但是资金唯恐不够,所以麻烦沈财主为他准备白银10万两,等事成之后定双倍奉还。

沈财主心想如果张俸真捐了官,那他不是就有了做官的朋友,以后他的生意买卖不就更加如虎添翼了。

想到此,沈财主便咬咬牙,变卖了自己的许多家产,凑齐了10万两银子,还特意请了镖局护送这些银子,送达张俸手中。

可那之后,张俸就杳无音信了,沈财主坐立难安,就找人四处打听。打听下来,张俸如今成了省城的一个名人,风光无限。

原来张俸与湖州知府本毫无相干,更非亲戚。张俸拿到银子后,就拿了2万两送给了知府张大人,和他攀上了关系。然后又到京城买了一个闲官当当,如今省城无人不知他其名。

于是,沈财主就找到张俸住处,想要回自己的10万银子。哪知张俸居然翻脸不认人,让人把沈财主赶了出来。

沈财主又跑到官府去状告,可那张俸已经是知府的亲信,沈财主又怎么能告赢呢。白白损失10万两银子,让他后悔莫及。

这个故事出自《骗经》,故事中沈财主意外得到1000两银子,还结识了一个有钱朋友,以为天降好事,没想到却中了别人精心设计好的陷阱,最后因小失大。

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但在今天同样具有警示作用。如今大部分的骗局都是利用人性中贪婪,先以蝇头小利获取对方的信任,接下来再趁对方不备,设计骗走他们的钱财。

由于那些骗局都心思缜密,布局巧妙,即便有人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但也难以维权,最后蒙受巨大的损失,有些甚至因此导致家破人亡。

那如何才能防止被骗?其实就是要懂得拒绝诱惑。这诱惑不仅是来自外来人员,也可能是身边的熟人亲戚。不要看到别人暴富的神话,就心生羡慕。这可能就是对方引诱你上当的诱饵。不生贪念,靠自己奋斗努力,同样也能让生活过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