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医保卡全家能用,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钱“缩水”了?

 常笑健康 2021-04-10


2020年国庆热映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有一幕令人捧腹之余也充满了心酸无奈——张北京的乡下表舅以为自己没有医保,无力负担甲状腺手术费用,张北京掏出了自己的医保卡,让长相相似的表舅去刷刷看。

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后,张北京与表舅“共享”医保卡的小心思被拆穿,好在最后表舅得知农村也有医保,看病早已不再是难题。而张北京万万没想到,他的“铤而走险”如今真的获得了“官方盖章”。

2021年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这意味着中国职工医保改革,特别是个人账户,发生了重大变化。


职工参保人请注意,

你的医保有这些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约3.4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参保基数,我国当前职工医保制度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个人账户主要负责支付门诊费用,而统筹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

我国职工医保制度执行二十多年来,从未在个人账户上有过大的调整,而这次的医保改革,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巨大调整

在新一轮医保改革后,职工医保呈现出门诊费用报销力度扩大,个人账户计入办法调整,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以及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的4项新变化,皆与职工个人医保账户息息相关。

更多门诊费用可以医保报销

对于大多数职工参保人来说,医疗费用支出最集中的就是门诊部分,而门诊也一直是医保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大部分的门诊费用主要是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的,但是对于一些健康损害比较大、治疗费用比较高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和比较多发的常见病普通门诊,只靠个人账户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改革后,以上这些慢性病和常见病门诊费用,将有更多纳入医保报销,采用统筹基金进行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将从50%起步,也会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这正减轻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就医负担,等于政府统筹帮扶个人看病就医,而且对体弱的参保人也更加照顾。

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

未来的职工医保依然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个人账户每月缴纳的费用不变,但单位缴纳的费用中30%不再划归到个人账户,而是和剩余的70%一起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这也就是说职工的个人账户每月入账金额是有减少的,也意味着单位缴费的“三七开”,正式成为了历史。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缩水”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举措实际上将个人账户所承担的门诊保障功能,逐步交由统筹基金来承担,从而开展普通门诊统筹。

医保社会统筹的部分加大,意味着承担风险的能力上升,健康人向患病者伸出援手,而健康人以后自己患病时,也会得到来自社会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

在此之前,个人账户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因此大部分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出现了大量结余,比如2020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9926.95亿元人民币,而少部分年老、体弱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医疗负担沉重。在我国超过3亿职工参保人的身后,还有着数以亿计的职工家庭,医保资金沉淀不利于家庭内医疗资源的流通。

改革后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将扩大到可以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的个人负担费用,这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在门诊支付时,可以使用职工的个人账户,这样一来带孩子和老人看病时的便利性也大大提升,也提升了家庭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共济能力,增强了家庭的自我保障功能。

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加强

数据显示在2020年,60余万家定点医药机构被检查,40余万家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被处理,223.1亿元医保基金被追回。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看病救命的钱,加强对于医保基金的管理,也有益于确保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安全性。


一张医保卡全家都能用,

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这场医保改革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个人医保账户全家共用了,相信许多家庭都会遇到老年人看病医保不够,而年轻人医保卡里的钱用不掉的情况,令人非常为难。

相比于“一人生病,全家凑钱”,如果能将家庭中的健康者和年轻人的医保费用,合理用于家庭里患病者和年老体弱者的医疗支付,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许多家庭的燃眉之急,也有利于实现“家庭共济”。

医保账户家庭共济的开花结果

这一“改革果实”经历着一个开花结果的过程,而医保个人账户全家共享的“初试啼声”,发端于2012年3月23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提出要激活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功能,将个人账户拓展为家庭账户。

此后,各地陆续推广医保个人账户全家共享,各试点如火如荼地建设开来。

2019年10月22日,湖北宜都的参保职工潘先生申请办理了医保个人账户家庭互助业务,成功将自己医保账户中的2125.43元划转到其妻子的账户,用于其支付住院、门诊及药店自付医药费,这意味着医保个人账户的家庭共济,正在逐步照进现实。

2020年7月1日,福建省医保局宣布开设家庭共济账户的参保职工,可将个人账户超出2000元的部分划入家庭共济账户,供本人及其未成年子女、配偶等直系亲属使用,而这也为家庭共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创建家庭共济账户。

由此可见,从医保家庭共济的构想提出,到各省市的试点改革,从个人账户结转的实施细则,到更大范围内医保账户家庭共济的制度保证,以至全国推广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那就是“共济”,这也是惠及民生的基础。


如何看待医保改革“家庭共济”?


正如相关媒体社论所言,医保个人账户改革中体现出的新使命与“共济性”,其实深度契合了全国亿万职工参保人的福祉与诉求,这种家庭共济的举措,从根本上契合了医保的本质。

医保的本质在于社会共济,而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其中一个人有难,无论是其父母、配偶还是子女都会倾力相助,那么医保家庭共济无疑为社会共济精神提供了必要的实现渠道。

由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医保标准和身体状况差距较大,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使用情况也相差迥异,甚至造成年轻人、健康人群账户大量结余,而老年人、体弱多病人群入不敷出的现象,而医保家庭共济有利于促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医保公平。

此外,在生活中不难看到许多家庭“因病返贫”的情况,但是如果家庭共济得以实现,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照应,不仅无伤医保的根本属性,也能有效避免医保资金沉淀,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健康。

医保改革家庭共济也面临着挑战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家庭成员不在同一省份,比如子女在外地工作,而父母留在老家,双方所属的医保账户划归到不同的地方统筹,如何实现医保个人账户在异地间家庭共济,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

比如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对于子女和父母异地的情况做出说明,如果想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的家庭共济政策,则父母需要到子女缴纳医保统筹区内定点医院使用,如果是职工的父母住院治疗,只能用于支付需要个人承担部分的费用。

同样,2020年温州市医保局也确立了相关政策,实行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近亲属应参加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授权人和被授权人不在一个统筹区,需携带材料到授权人参保所辖医保经办窗口报销。

由此可见,异地家庭成员之间的医保共济,从操作层面来看,还需要更加细致的制度与流程保障。

我国新一轮医改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惠及十多亿人的基本医保网,而个人医保账户的家庭共用,即医保账户家庭共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意味着医疗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合理优化,具有普惠民生的意义。
 
从往昔的“一人生病,全家凑钱”到如今以家庭为单位,让医疗资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到打通全社会层面的“同舟共济”,相信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化推进,这艘联结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命运的巨轮会继续乘风破浪。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你的医保个人账户能给家人用了!职工医保迎大变化

中国新闻网:涉及逾3亿人 中国职工医保改革迎来大动作

北京青年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多赢效应

北京青年报:医保个人账户全家共享应该普遍推行

半岛都市报:医保新政 | 医保卡可以让家人一起用了

潇湘晨报:详解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从个人报销到家庭共济、门诊报销范围拟扩大

第一财经:社论 | 医保改革重在体现“共济”属性

新浪财经:国务院明确拓宽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 允许家庭成员共济

温州日报:温州医保待遇标准如何?家庭共济怎么办?异地转诊如何转?市医保局最新答复来了

闽南日报:官宣!医保个人账户家人可以共享了!但必须符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