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忆我师

 清风明月传媒 2021-04-11

也忆我师

                   ——写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

  • 作者:彬州市教研室张彬芳 

一生从教普泽万家,

心系学子教化立命。 

披星戴月四季忙碌, 

鞠躬尽瘁劳尽心血。

这其实是我写给孩子老师的祝福短信,一大早,孩子班的家长群里群情激昂,家长们给老师的祝福短信接二连三,形式各异,内容翻新,都是真诚的祝福话语。让身为教师的我怦然心动,也匆匆给孩子的老师送上节日祝福。再看看微信上、QQ上的其它信息,有好多也是自己学生送来的祝福,一瞬间,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虚荣心亦得到了满足,继而想到了我学生时代,想到了我的老师……

 

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我的教师母亲!据母亲说,我出生后,由于祖母身体不好,不能照看我,在我不到一岁时就趴在母亲背上出入学校,到会坐、会走、会捏铅笔一直跟着母亲在校园生活,大概两岁半吧就跟着别的大孩子坐在学前班里(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叫做学前班),咿咿呀呀的读书,在反反纸上戳戳画画。那是个村小,只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教师最多时候是三个人。一个校长,本村的老头,按辈分我叫爷爷,还有母亲一直在那儿,因为离家近。母亲高中毕业做小学教师,算起来应该是在四十多年前,那时候叫先生,在村里很受人尊敬。她白天在学校给娃娃们教课,顺带着管我(其实我大部分时间也坐在教室),晚上回去还不忘让我数个数,写个生字,背个古诗,看个故事书。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我很小就被说成“识文之家”,意思是有文化的人,也被说成“伶牙利嘴”。记得那时村里给妇女们办扫盲班,我充当老师,因为个头矮小必须站到板凳上才能够上黑板,用教鞭指着“办法”的“办”字和“为什么”的“为”字,给她们讲两个字的区别。

母亲那时候年轻心盛,不允许我写错一个字,算错一道题,背不过古诗不让吃饭,算错数学题不让睡觉,棍棒教育时时加身。记得有一次,是在冬天的晚上,我好不容易算完了数学题,一条腿趴在炕沿上正准备爬上热炕暖暖脚,给祖母嘚瑟嘚瑟,结果有一道题算错了,被母亲像捏个小鸡娃一样拎着脖子提下炕,重重地踢了两脚,力度之大据后来祖母讲,把炕槛踢得呼噜(形容词,意为晃动)一下,当时祖母很生气,一跃而起从炕上跳下来,说了句“你是打娃哩还是打仇人哩,有这么打娃的吗?!”然后摔门而走。母亲心盛,但是她忘了,我那时候也不过四、五岁。

因为母亲的严格教育,我认识了很多字,背会了好多诗,学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甚至在母亲的撺掇下被父亲教会了打算盘,简单掌握了《史丰收快速计算法》,最主要的是母亲在礼貌待人、习惯培养方面也教会了我很多,吃饭不挑拣、先长辈后晚辈,不玩泥不抓土讲卫生,爱护弱小不撒谎,先做功课后玩耍,不做罢了做就做好等等,这些在我以后的人生里几乎看不到表面痕迹的教化,其实已经潜移默化到我的血液与骨髓。母亲给我最大的启蒙可能就是“上大学”三个字,记得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老念叨,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这也就在我心里埋下了简单的、可以称为“梦想”的种子。至于上大学能怎么样,有什么好处没有说过,我那时候小不会思考不会问,脑子里只是简单地刻着“上大学”三个字,以至于初中毕业填志愿前一刻还一心想着上大学。(讽刺的是我后来并没有上大学,那是后话)。

二 

打脸老师

     我的读书生涯其实说起来也不长,正式上学时间也就是十二年吧,这十二年里,除了启蒙老师——母亲,打过我之外,再就是上二年级时的数学老师,之后直到毕业参加工作,没有一个老师动过我一根手指头。所以对打过我两个耳光的老师我刻骨铭心,但是没有一丝恨意,相反倒是感念他那两个耳光。因为那两个耳光的对我的警示直到现在还时时浮悬在我脑际。那是有一次数学作业交上去后,有一到错题,数学老师(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校长爷爷)给打了一个大大的“×”,我的作业本上从来没有过错号,那个“×”一下子就像刻在了我的眼里、心里,那种挫败、屈辱感一时间涌上心头,往日的骄傲虚荣不允许我正视自己的失误,冲动之下,我将那一页作业全部撕下,结果这一举动被同学告知了数学老师,当我把所有题都重新做好拿给老师时,他看都没有看作业,二话不说,直接扇了我两个耳光,打得我眼泪唰唰而下,我一手捂着脸,迟疑的看着他,这时他低下头从老花镜框的上沿瞠着上眼皮瞪着我,只悠悠的说了一句话:“这么骄傲,不敢批评,这还了得!”。这句话从那以后时时闪现,几十年来当我稍有成绩或者心有侥幸、或者有些许心浮气躁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两个耳光和这句话,它警示我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万万不要骄傲自满,否则将有严重的惩戒在等着你!

做个作家梦吧

上五年级时,已经是在三里外的完全小学,那是班主任刚调来,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当时他不知道我母亲也是教师,第一次交上去的作文被他拿来当范文,给全班同学读、讲,给学校其他老师读,抄在后面的黑板上当黑板报。他感叹才上五年级的学生竟然能把作文写得这么有条理,语言流畅、比喻恰切等等,其实作文内容是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而且我自己并不知道写得好不好。后来他知道我母亲也是教师,我的作文基本功得益于母亲的启蒙,他只说了三个字:怪不得!

以后我的作文几乎周周都被当做范文,而且老师还曾经给几个作文报和学生习作一类的刊物寄去我的作文,至于有没有结果我不得而知。很清楚的记得一次,他给我说,让我回家给母亲说,给我订一本叫《少年月刊》的读物,我不敢给母亲开口,因为一是我没有觉得有多重要,二是那时家里经济并不怎么好。老师知道我回家没有开口,他亲自给我母亲说了,而且说得很严重,说我在个小山村里,看不到新鲜的书刊,就像吸收不到新鲜血液一样,对我损失太大。母亲其实没有犹豫,就同意了给我订书,当第一本读物拿到手后,里面的精彩内容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从此我几乎天天盼着有“少年月刊”送来,也是因为这,我有了订阅书刊报纸的习惯,爱看书的习惯更是日益牢固。

五年级第二学期吧,学区举办一次作文大赛,不用说,老师是让我代表学校参加的,也很庆幸,我确实得了学区作文大赛的一等奖,但没有去领奖,是老师去开会时捎回来的。老师在班上给我专门举行了颁奖仪式,在把奖状递给我的时候,他很温和的说:“做个作家梦吧,好好写!”那时候懵懂无知,不知道老师的话里包含着多少殷切希望,我胡乱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讽刺的是,话我一直记下了,但是我并没有像老师期望的那样,勤耕不辍好好写,而是一直坚持一个坏习惯,作文从不打草稿,临收作文时才贸然提笔在正式本上一次完成。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没有想过在写作这条路上发展,因为冥冥之中,我知道自己并非可造之材,仅是在上师范的时候在老师逼迫之下,发了几块豆腐渣文章。时至今日,每想到老师当时那句“做个作家梦吧”,我都不禁脸面一红,耳根一热,羞愧难当!

这个语文老师还锻炼了我一项技能。也是在五年级,学区举行演讲比赛,他也让我代表学校去参加。那时候我虽然口齿伶俐,但是还没有参加过演讲,甚至不知道演讲是干什么。老师先指导我写好稿子,又盯着我背过,接下来开始了反反复复的训练,从上台到下场,从表情到动作,从语气到停顿,一项一项,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掐,一直到他认为很满意为止。不争气的是我第一次站在那么多人面前,从台上往下一看,确实有点儿心慌,虽然按流程进行完了,但是没有如老师所期的那样拿个第一名,仅仅是第三名。但是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一生很多次的上台演讲,而且越来越勇敢,不再羞涩,不再怯场,一个小女孩的自信心从此扬帆起航!

一晌时间也借不起

初中三年值得回忆的事情太多,值得记忆的老师也有很多,他们让我成绩越来越好,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进步,老师们信任我,培养我,让我做班长兼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团支部书记,参加这科那科竞赛,参与这种那种活动,可以说初中生活丰富多彩,几乎都是美好的回忆。

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黎明前黑暗中的那一束灯光,它直到现在给予我的依然是无言的保护和温暖……

那是到初三后,功课日渐加紧,我为了“上大学”三个字,也更加努力。时值深秋,我从寄宿的亲戚家中早早起床,在月光下、在漆黑中穿过空无一人的街道,奋力叫醒沉睡的看门大爷,匆匆赶到教室(我拿钥匙),那会儿四周还是一片漆黑,学校是在规定时间统一放电,离那个时段还早,我只好点上父亲用墨水瓶给我做的煤油灯,空荡荡的教室,昏惨惨的油灯光亮,偌大的教室就我和我的投影,我走一步,影子也动一下,我坐下来,影子也蜷在身侧,那种空旷让我心生鬼影,四下看看望望,直到最后自己把自己吓得在教室里坐不住,情急之下我端上油灯走出教室,站到教室一侧的窗台前才放下心来开始读书。因为我知道我站的位置后面就是一排老师房子,里边住着很多老师,他们可以给我仗胆。当我小声读出第一声时,不用质疑,第一个房子的灯定会在那一刻亮起,我悬着的心顿时放下来,心神俱安,不出五分钟,校长老师就会从房子里走出来,或者打开房门,有时候去上厕所会从我身边经过,会停下来问我来得早,背的咋样……。可能校长早已洞察到我之所以站在外边,是因为害怕吧,所以那个冬季,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校的我,都能如期在教室窗外见到那一束温暖的灯光,但是校长并不知道,他那一束灯光不仅给我壮了胆,还照亮了我心里的善念。

临近中考升学前的一个月吧,乡政府要开党代会,乡上领导要借一个普通话好、会主持的人去主持党代会,其实就是让我去,领导给校长说的时候,校长没有立刻答应,犹犹豫豫,再一次催促的时候,勉强答应了,当时也把我叫去了,我记得领导说:只一晌时间,完了就马上叫娃回来,耽误不了多少学习。校长老师却说:一晌时间我们也借不起,这娃学习最好,是我们的苗苗,指着她考学呢,耽误不起!

其实那时学习拔尖的还有四五个同学,一个乡村中学毕业生那时不过六、七十人,能考上初中专、师范的有三、四个人就很不错了。但是校长对我们从来不放松,时时刻刻都紧盯着我们。那时候考初中专还提前一个月预选,那一年我们学校预选上的学生有十六人之多,我的成绩最好,好像是全县第四,人数和成绩算创纪录的。没选上的学生算自然毕业,选上的学生还要奋战一月,参加最后的复试。那时候我压力太大,不再是保持年级第一,而是要一举考上师范(志愿已经填了,在家人和众老师的围追堵截、威逼利诱之下填了师范,所以不再有大学梦),为了不让别人吵我,我偷偷开了另一个教室的门,一个人坐着、趴着、躺着写、背。每天早起晚睡,玩命复习,体力消耗很大,营养也跟不上,有几天我几乎坐不住,坐一会儿就满身大汗,校长在检查秩序时发现我偷开了门,一个人坐里边,网开一面,没有批评。后来还转进来询问我复习情况,发现我满头大汗、困倦无力,及时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联系了家人,给我在乡卫生所连着打了三天葡萄糖,这才缓过神来。

印象中,校长似乎不太说话,也没有多少表情,手似背非背的一直搭在后边,冷静默然,但是他当年的举动足以让我铭记一生。

学费困难,我先借给你

如家人、师长之愿,我考上了师范,也注定了我一生将被定格在这条路上。师范生活也还精彩,只是第一年我一直不开心,很郁闷,几乎没笑过,因为我内心一直转不过不上大学而进师范、还要一辈子当教师的弯儿。每天穿着能把我整个人都装进去、性别标识不明显、到现在想起都想吐的校服,出出进进不与人说话,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是应付差事,因此上几乎没有人知道我曾经比较优秀。直到要上师范二年级,转到高中去的希望彻底破灭(那时候先录师范,后中专,最后才是高中,所以我的成绩上高中绰绰有余)。我才不得不死心,顺从命运的安排。

人一旦向命运低头,一旦屈服,就会比较积极的投入到随大流的路子上,至少那一段我也是(其实内心的消极并没有退去,也是后话)。

从那时起,我开始主动出击,东征西战,一直到三年级临毕业,可以说收获颇丰。做了两年学校的广播员,文化课顺利通过考试,学会了写艺术字、画画,学会唱歌、弹琴,学会了跳舞、打球,学会了主持、编导,等等,比较全面的完成师范的培养目标。记得毕业汇报演出一周时间,每天晚上的晚会都是我主持,编排节目、参与表演,而且像演讲、独唱我都是第一,合唱也是我领唱,简直是风光无限(呵呵)。但是说到底,并不是我有多出众,这种种收获都是老师们一天天教化、指导下的所学所得,没有他们在课堂、在琴房、在操场、在赛场上的传教与点拨,我可能一无所获。

我们那一届很幸运,临毕业时突然国家有了新政策:贫困地区师范生可以带百分之五十(其实百分之五十当时也就是每月一百块钱刚过吧)的工资继续脱产上学进修,毕业就是大专学历,如果能升本也可以继续深造,这个消息对于当时的师范生来时简直是天降甘霖,因为大部分同学的家庭都是平常人家,是看中一毕业就有工作、能挣到工资才选择上师范的,现在能带资上学可以说对家里和本人都是福音。我们那一届三个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填了志愿。

只有我和其他两三个同学没有去,那几个同学是什么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打听过。我没有去上学,更可笑、可气、可悲的是直到很久以后我依然讲不出个不去上学的正儿八经、说得过去的理由,只能归结为年轻、愚昧、固执,严重一点儿可以说是偏执吧。

学校让我们回家与父母商量,要尽快告知结果,填报志愿。我也回家了,但压根儿就没有给父母说这事,直到全班、全年级的志愿填完了,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发现没有我,都很诧异,班主任问我,我说不为啥!教务主任为此专门把我找去,脸上表情凝重很严肃的问我原因,我说不出理由,还是“不想去”。老师这时也还不急不躁,拿出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手段,给我细说了足足三、四十分钟的道理,我完全理解老师的苦心,也感动于老师的恩情,但我始终不愿意去,就像被长刀斩断一样坚决,我背靠着老师办公桌对面的墙,说不出口的委屈、内心的挣扎使我泪流满面,身后的墙被我背过去交错不安的手抠出了一片印痕。

老师忍无可忍,突然暴跳如雷:“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要不是看你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去进修以后会有更好的前途,我才不会八八八九九九(方言,苦口婆心的意思)的给你说这些,你把我的好意全当成驴肝肺了,不知道脑子里究竟想的啥,难道你真愿意回山沟野洼里当一辈子小学教师?!不可理喻!”。我内心翻腾,可似海的委屈最终没有讲出口,那时就像嘴上捂着浸湿的麻纸快要窒息一样难受。我觉得那是我给自己的理由,没有人能听懂,没有人能理解,所以,我站在那儿,满心羞愧、满心委屈,泪如泉涌……

老师冷静片刻,又开始苦口婆心的开导我,最后那番话,让我感激终生。他说:“你不去上学,是不是家里困难,供不出来?如果是这样,老师借钱给你,你毕业后挣了工资还给我就可以了,你现在带百分之五十工资去,又不收学费,上××音乐学院不过就是花几年来回的路费,每月的生活费补贴不了多少,老师借给你,老师实在不忍心看你这么窝屈了……”。那一刻,我没有接老师的话,哭着夺门而出,因为我没有办法告诉他,不是家里的问题,而是我、愚蠢的我在和自己较劲儿!

两年后,我为自己当初的愚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形势所迫,必须去上学,还得托人找关系才可以报考,最遗憾的是我没有去任何一个音乐学院学习,也没有学老师认为我最有发展前途的专业。直到多少年后,我才敢面对自己的无知:之所以坚决不去上学,现在想来或许主要是当时无知的我在用一种无知的方式和命运对抗,也应该是和父母的强行安排的对抗,他们当初逼我上师范、当教师,不让我上大学,那好,我就不去上学,一辈子当个小学教师!也可能是自我放弃:一个普师学生,没有多少基础,也没有多深厚的专业素养,能有什么大作为,一辈子的定位就是山村小学教师,认命吧,不再折腾!这理由现在看来多么无知可笑甚至可恨,简直够神经的!但是在那一刻,这种朦胧的、讲不出来的理由蒙蔽了我的心智,阻挡了我进修的路,切断了我与广阔世界接触的机缘,即使面对任何一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开导、暴跳如雷的训斥以及藏在这些之下的师道仁心,也无济于事,可真是宿命呀!

正如父母所设计规划,我即便最后去上了学,回来还是在被定格在这条路上,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之前的厌战情绪一扫而光,慢慢的对这份儿事也敬心起来。

这可能有很大因素得益于老师那句话:学费困难,我借给你!这句话很朴实,但它让我知道除了父母,还有一类人会为你的前途、命运甘愿尽力,甘心付出,那就是老师!

有我的老师曾经这样站在我面前,给我说过这样的话,真心爱戴学生的善念也随之被我传承,这些年我的一届届学生从我这里也得到了这等温暖,相信这种真诚、这种仁爱也会注入他们的灵魂,推及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恩老师

时光荏苒,一晃毕业二十年了。我也没有像老师们所期望的那样功成名就,有什么大出息、大作为,而且和大多数凡俗之子一样经历了波折、困苦。凡俗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如海上扁舟,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险滩暗礁、要么狂风骤浪,风平浪静、晴空万里的日子也有,但为数不多,负责怎么好意思叫人生呢!还有处于搁浅状态,下不得水,上不得岸的尴尬境地,以上种种或许每个人都会有所经历,靠什么来支撑,只有靠老师们的倾心馈赠来坚持,除过教给我们的常识、知识、习惯,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渗透到我们血液中、言语无法表述的那些无形的东西,比如信念、比如坚持,比如善良、比如真诚,比如宽容……,这些足以支撑我们在任何境地下求得内心的安宁与平和,欣然从命乐观处之,不怨天不尤人,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待万事万物,善念长存!

那年那月,我曾一直思考拿什么来回报老师,可是无以为报!今时今日,我依然无从回报!只有在心底把老师的教诲、恩情珍藏,只有在每一个或欣慰或困惑,或愉快或失落亦或平常的日子里把老师思念,只有将老师的仁爱和无私传承下去,让他们的善良和博爱像春水漫土一样浸润每一块土地、每一个生命,使漫山遍野都盛开美丽璀璨的人性之花!

谢谢您,老师!

作者:张彬芳,笔名,芳华,陕西彬州市人。从事教育行业,喜文艺,爱唱歌,兴趣广泛,偶尔运笔为文,抒己闲情。

回顾

随笔二题:关关雎鸠 栀子花开忆先生

扬州八怪之郑燮

古诗词里的深情:无关爱情,却比“我爱你”更情深义重

组画欣赏:那年的汉正街

老舍的底色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千古词帝的绝世悲情

金风起,落红蝶舞,又是满庭芳。

悦听 | 多情自古江南雨

我们看菊花去

秋韵

篱下花枝凝露霜,梧桐叶子锁秋黄。

悦听 | 烟雨江南

劝君莫负时光

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

钱穆:论从古到今的知识分子

扬州八怪之金农

悦听:雅典的少女

王小波:我的师承

丁肃清:随笔二则

陈染:消逝

贾平凹:冬花

李白VS苏轼,一个穿越了千年,一个读懂了岁月

生如夏花

三字词牌,一阕美词,一支良曲,一种人生。

丰子恺: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纳兰容若:写给冬日的情诗,柔情似水,又百转千回

中国人之聪明

冬来天尚暖,阶下菊犹香。

舌尖上的中国——毛豆腐

暖。

可可托海的叹息

晚来天欲雪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编辑部




  • 散文编辑部:问川先生|春之韵|末陌|海风在吹

  • 现代诗歌编辑部:杏花雨|海风在吹|思者|夕阳音

  • 古诗词编辑部:渔之樵|海风在吹

  • 诵读部:春之韵|部落歌者|朝阳哥|倾听者|苏苏|叶子|把酒当歌|窗外的人|海叶|代斌|盼盼|  寒纬|新新人类|宁静致远|文嘉|海畔|郑巍(查了)|苏恭|枫林|品茶听涛|唱唱|烟波缥缈|踏雪寻梅|优雅|鼻祖|一朵莲|沙漠牡丹 |汪淇|建国|童心未泯|墨羽塵曦|红杉树|江河|夏夏|知足常乐|崔文通|师师|欣怡|阳光|枫丹白露|金翅大鹏|寒冰|欣赏自己|如风|润物细雨|花颜|海韵|悠然|微笑向暖|远方|沉默 |品茗听雨 | 花开的声音 | 七夕|烙印 |海阔天空|止戈为武 |期望 |敖登图雅|见贤思齐

  • 诵读总务:春之韵

  • 音频校对:海叶|春之韵|把酒当歌

  • 编辑制作部:海风在吹 | 芳华 | 文嘉 | 宁夏

  • 预览校对:海风在吹|末陌

  • 统筹规划:海风在吹

投稿须知




1、来稿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均可。摄影、书法、美术作品酌量。

2、来稿务必原创,严禁抄袭侵权,文责自负,本平台概不承担连带责任。投稿要求:诗歌25行左右,散文随笔1500字左右,小小说2000字以内。来稿须作者自己校对三遍,确保无病句,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符号。

3、个人简介150字以内,并附本人高清横版远景照片2张。

4、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5、发稿作者应当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6、投稿路径:

    现代诗歌:杏花雨微信号 ai740922

    古诗词、散文:海风在吹微信号 15926363907



期待您的原创首发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