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反复发作,看中医如何巧妙化解(上)

 中医陈孝和 2021-08-26

上一期讲了胃脘痛的治疗,今天着重讲一下治疗胃肠病的临证经验和具体方剂,供大家参考。先来讲用药。

寒性和凉性药物:如龙胆草、黄连、黄柏、蒲公英,栀子、竹茹。

这些凉性药,一般是在患者自觉有心胸烦热,属于热症时使用。如果是心腹部常觉寒凉爱吃热物,也就是寒证的时候,就不宜使用。

温热性药物:这类药多属于芳香性和辛辣性药品。芳香性的药物:如陈皮、肉桂、砂仁、白蔻仁,木香、薄荷、小茴香。辛辣性药物:如吴茱萸、胡椒、蜀椒、干姜、高良姜、附子。

这类药物能剌激胃肠粘膜,加快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像是附子、吴茱萸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血行旺盛而感到温暖舒适,起到驱风消气胀的作用。

对于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或胃轻瘫证以及遇寒而发的脘腹寒凉、喜热、喜欢吃热的饮食,中医所谓寒证时使用,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善于运用温热性药物来治疗胃肠病,是一个极大的优点。

刚才讲温热性的药物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其实这类药往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道蠕动加快腹泻的时候,能抑制胃肠道蠕动,减轻腹泻。

减少胃分泌的药物:在胃肠病中往往有分泌过多的症候,如胃酸过多,或胃液分泌过多,使胃内停水,也就是中医所谓水饮的症候,此时必须利用抑制分泌的药物,促进吸收以及促进排泄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一类是属于燥湿健脾的药物,如白术、茯苓、半夏、苍术、厚朴。

比如苍术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还能抑制唾液和胰腺的分泌,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半夏能抑制腺体分泌,另外还具有镇吐、祛痰止咳、镇静催眠的作用。

消除胀气的药物:胃肠疾患往往由于食物残渣的异常发酵产生气体,而发生腹部或心窝部胀满的症状。

此时应该使用使用排出气体而消胀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芳香性或辛辣性健脾药,都有祛风消胀的作用。比如厚朴、枳实、枳壳、旋复花、代赭石、木香、砂仁这些胃肠动力药,能增强胃肠蠕动、排出胀气。

补气或提升药:能增强肌肉的紧张力,使松弛老化的平滑肌得到修复。如黄芪、人参、党参、白术,可使胃肠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以治疗胃无力轻瘫,胃下垂等症候。这一类疾病也是现代医学认为难治或不能治愈的病症,但是中医有办法治疗。

抑制肌肉紧张的药物:也就是对于消化道痉挛性疼痛时所使用的药物,中医一般常用芍药、甘草之类。

之前有讲过,甘草能松弛紧张痉挛的肌肉,使肌肉收缩减慢,而芍药能提高肌肉的张力,使肌肉收缩加快,两者在药理上是完全相反的,但是芍药有中枢性的镇痛作用,能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同时防止甘草对肌肉松弛过度。

除了芍药甘草之外,通过临床观察,陈皮、木香、砂仁也有一定的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对于机械性的肠道痉挛梗阻也有治疗效果。

有助于消化的药物:中药中有含消化酶的药物如神曲、麦芽、谷芽,更有利用脏器做为消化剂的鸡内金。这类药物用于消化液分泌不足的症候,能促进消化吸收,缓解消化液分泌不足引起的腹胀、纳呆、胃口差、反酸等症状。

中医对胃肠病,除了使用刚讲的各种药物而外,更重视精神和疾病的关系,如忧愁、愤怒、悲伤等,都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失调,导致腹胀或者是腹泻的产生。

所以在治疗时也要加入镇静整心情的药物,中医所谓顺气开郁的药物,如香附、川芎、紫苏叶之类,这也是中医在治疗胃肠病的一个特点。

刚才讲了中医对胃肠病的治疗有以上各种药物,在实际临床时,就要善于运用这些药物,能机动灵活的组合起来。

因此在诊断时,首先要辨明病症的寒热虚实,然后再了解消化腺的分泌是否正常,肌肉的紧张性如何,是偏松弛还是痉挛,腹胀的有无,消化情况如何,有没有疼痛以及在情志方面有无异常等,掌握了这些情况,然后对证用药,就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接下来谈一下临床上急慢性胃炎的常用方剂,急性胃炎,现在更倾向于现代医学治疗,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所以重点阐述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一、急性胃炎伴有恶心呕吐、心口苦闷、胃部有停水、头晕目眩、心跳加快的患者,宜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利水止吐

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30克,清平夏30克 生姜10片

以上三味,加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 不拘时服。

这是个镇吐止呕利尿剂,半夏能抑制异常的腺体分泌而镇吐止呕,生姜辛辣芳香而健脾,两者配伍能起到很强的止吐作用,茯苓镇静利水,能除胃里的停水而定悸止呕。

二、急性胃炎,胃肠道食物发酵,嗳气食臭,恶心欲吐,腹中有雷鸣者宜用生姜泄心汤,以制胃肠的发酵

生姜泻心汤:清半夏30克 党参15克 黄苓15克 黄连10克 干姜10克 生姜30克 甘草10克

以上七味加大枣三枚,以水1000亳升 煎至600毫升,分三次服。

这是健胃止呕药,人参、干姜兴奋健胃,黄芩、黄连消炎健胃,可抑制异常微生物繁殖导致的感染,半夏、生姜抑制胃分泌而止呕,生姜也有抑制发酵的作用。本方证以胃肠道食物堆积导致发酵,而引起嗳气食臭或肠鸣腹泻者为宜。

三、平素胃肠虚弱,偶因饮食不节而致胃中不和,恶心呕吐、腹胀者宜不换金正气散,以行气止呕。

不换金正气散:苍术15克 厚朴12克 陈皮12克  藿香10克 清半夏15克 甘草10克

以上六味,水600毫升,煎至400亳升,一日分三次服;

这是个健胃止吐消胀剂,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四味药是著名的平胃散,是治胃肠病的一个主方,能健胃消胀,藿香芳香健脾,去风除胀,半夏镇吐止呕。

四、饮食不节制、吃的太多导致积食、频繁嗳气、腹部发热痞闷、呕吐,宜保和汤或保和丸以清内热而消胀止呕

保和汤:陈皮12克 茯苓15克 清半夏15克 山栀子10克 白术15克 黄芩10克 黄连10克 甘草6克

以上八味加生姜六片、以水1000亳升,煎至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

这是消炎性健胃消食剂,栀子、黄连、黄苓是消炎性苦寒健胃药,可减轻胃肠道粘膜的充血发炎,也可抑制异常发酵以止嗳气、和痞闷,陈皮芳香健脾以去气胀,

半夏、生姜以止吐镇呕,白术、 茯苓健脾胃利水以排除胃内潴留的水分,

方中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二陈汤,是中医祛痰的主方,这里的痰指的是体内潴留的水分或者是各器官异常分泌的黏液的总称,不单指气道粘附的痰,本方的主治以食滞化热发炎为主。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