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教练技术神秘面纱——成果框架

 一元堂中医张 2021-04-12
2020-04-10 11:39
内容来自 2020-04-17 打卡话题

       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时便已领先几十步。有目标的生活,远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无聊的。                        ---- 卡耐基

       哈佛大学曾经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开展了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

  • 27%的人没有目标

  • 60%的人目标模糊

  •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以后,他们的生活状况耐人寻味。

  • 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过的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生活,并且经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 有模糊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他们拥有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没什么特别的成绩。

  • 那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 而那3%有清晰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比如白手创业者、行业精英、社会精英。

       现在,请你花时间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目标?是否清晰?是多长时期的目标?

       今天Maggie姐给大家介绍一个设定目标的工具,那就是成果框架。在教练技术中,我们认为一切目标在实现以前,都是先以视觉化的形象出现在脑海中,然后通过积极正向的愿景,使得我们有意愿有动力期待、去逐步实现它。成果框架,就是帮助我们在目标设定时,就从几个维度去分析和提升它的可实现度。

       它有以下4个要素:

  1. 积极正向

       目标设定时,我们要关注客户对它的表述应该是积极正向的,并且是对客户真正重要的。

在第一期的文章里Maggie姐已经介绍过我们的大脑,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只能接受正面的意向和场景。也就是说,当你说不、不要的时候,你的大脑关注的跟你想要的恰恰相反。当你对自己说,千万不要洒掉牛奶。你的大脑中出现的场景,恰恰是牛奶洒满地的场景。

当客户对于目标的描述是负面的,那我们就要引导将其转为正向的描述。

       比如客户说,我想戒酒。

       这并不是一个正向描述,因为客户脑子里看到的还是喝酒的画面。

       当我们深度挖掘客户为什么想戒酒时,发现客户原来想要的是身体健康,哪些事情对身体健康有利呢?多喝水、多吃蔬菜。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客户在头脑中创造出正向的、启迪灵感的画面。

  1. 可控

       可控,指的是目标的达成是在客户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超出客户自身可控的目标,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就没有100%实现的可能。

       我们可以采用度量式问题,让客户做可控程度的打分,然后将可控的分数一步步提升上来。

       比如,客户的目标是想升职加薪。这个目标在客户的可控范围内吗?升职加薪的动作其实掌握在他的主管或者老板手上,这就是不可控的目标。如果把它换成,更好的胜任岗位职责要求,或者提升自己的XX能力,这就算是在可控范围内了。

  1. SMART原则

       接下来要看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现实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SMART原则的运用非常广泛,我们平时在绩效目标设定时也经常用它来衡量目标设定是否科学化、规范化。

  • 具体的:指的是要能用具体的语言清楚表述要达成的行为标准。很多目标最后没能达成,就是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

       比如,“增强客户意识”,这种目标就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很多的做法:使用礼貌用语、提升服务速度、采用规范流程、减少客户投诉等等。

  • 可衡量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目标不可衡量,我们也就无从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了。

比如,“为老员工安排管理培训”,这样的目标就既不具体,也不可衡量。如果改成:“为所有老员工安排关于某个主题的培训,并且课程满意度评分在85分以上”,这样目标就变得可以衡量。

  • 可达到的:指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定的太高让人觉得完全达不到,也就失去了制定目标的意义。值得一说的是,有些主管喜欢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制定的目标强压给下属。这样会让下属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当哪一天这个目标真的完成不了时,下属就有理由推卸责任:你看我早就说了这个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

  • 相关的:实现该目标与其他目标要有相关性,如果相关度很低,那么该目标即使达到了,意义也不大。

       比如,公司前台人员定下学英语的目标,这是与接电话以及服务外籍客户的工作内容相关联的,与提升业务水平的目标具相关性;但如果她要定学习六西格玛的目标,那就不具备相关性了。

  • 时间限制的:指设定目标时需要考虑时间限制。比如,我计划在5月31日前完成某某目标。如果不规定时间限制,很可能造成这种情况:比如给下属制订目标时,双方同意要让他英语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平时监控进展问他有没有学英语,他说一直在学。可是到了年底发现,他还是四级水平。这样的目标设定就是失败的。

  1. 整体平衡的

       指的是客户设定的目标需要与他的整个生活相匹配。如果客户得到了这个成果,但是却失去了生活中其他有价值的事情,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整体平衡”这个因素就是在目标设定时就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比如,有些小仙女爱美,为了实现减肥的目标,会采取节食的方式,这样会导致胃病、导致内分泌失调等,最终的结果可能暂时达到了减肥的目的,但是也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这就是不平衡的目标。

       好了,今天主要介绍了目标设定的成果框架,好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下期我们再来探讨如何找到行动方案,确保能达成目标,并且会介绍一个神奇公式,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