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江山携手 2021-04-12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托物言志,通过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的赞赏,抒发了自己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和理想。对荷花的钟爱,反映出来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它不但高洁美丽,而且全身是宝:花可赏,藕可食,根茎可入药,叶可添粥香。夏季在北京的河流湖泊,公园景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例如什刹海就种有大片荷花,所以衍生出了著名的“荷花市场”,市场不但卖荷花、荷叶,还卖莲蓬,菱角等水产品,成为北京夏天一个消暑纳凉的去处。在北京四合院儿里,富裕人家有“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俚语,其中鱼缸不仅养金鱼,而且种荷花,那真是“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微风轻拂,满院清香。

    入夏以来,老北京的家庭少不了的是清凉香醇的荷叶粥。

    熬荷叶粥也有不同方法,我见过什刹海边儿卖粥的,是把荷叶撕碎放大锅里煮,大约30多分钟后,已是满锅水碧绿,把荷叶捞出,放入洗净的糯米,小火慢煮,待黏稠时放入冰糖枸杞,绿波荡红舟,让人看着就神清气爽,馋涎欲滴。

    但我总感到外面卖的粥颜色鲜亮,但味道不如家里妈妈熬的香,便问妈妈为什么,妈妈仔细告诉了我熬荷叶粥的秘诀。一是一定要用粳米,二是要专买“二苍”荷叶,因为嫩荷叶无清香味,老荷叶味苦,所以熬粥用的必须是不老不嫰的。她先把离蒂近处的硬筋折断,盖在灶上锅中熬好的粥上面,随即将粥锅从灶上端下,加盖闷半个多小时,再打开盖儿,取出荷叶,原来的白米粥就变成晶莹碧绿的荷叶粥了。想喝甜的要加白糖的话,必须在没盖荷叶时放入,才能甜香合一,要是想喝时临时加糖,滋味就差远了。最后一条秘诀是盖上荷叶后,粥汤会从荷叶顶溢到叶子上面,却荷香味少了,倒是下面的米粒味浓,这才是荷叶粥中的真品,所以必须从下往上搅拌,怪不得我总觉得妈妈熬的荷叶粥好喝,原来这里面也是有门道儿的。(何大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