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宫表面和我们想的并不一样

 NASA航天爱好者 2021-04-12

去年10月,日本的隼鸟2号在龙宫小行星投下了一颗名为Mascot的小型探测器。在对这颗小行星表面进行成像之后,探测器披露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龙宫并不像我们们预期的那样布满灰尘。

Mascot是移动小行星表面侦查器(Mobile Asteroid Surface Scout)的缩写。自2018年10月3日在龙宫小行星着陆后,它就开始了对龙宫的专业拍摄。

科学家们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了研究,他们大量识别出了两种类型的岩石黑,一种是而粗糙的岩石,另一种是亮而光滑的岩石,它们大小不一,从十几厘米到数十米不等。岩石均匀地分布在龙宫表面,这跟此前发表的早期观测结果一致,即龙宫小行星可能是在一次灾难性的碰撞后形成。

科学家指出,光谱图像表明,相对原始和原生的表面物质指向太阳系的早期形成。通过Mascot他们发现,嵌在龙宫岩石中的微小物质可能表明这颗小行星上的陨石跟碳质球粒陨石类似。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起源于太阳系早期的陨石。

另外,探测器还发现,龙宫表面的岩石上并没有覆盖细颗粒或灰尘,这有点不寻常。科学家们表示,他们本来预计龙宫表面会不断形成尘埃,然而现在的发现意味着它有一种清除表面尘埃的机制,于这一机制具体是怎样的目前还没有搞清楚。

科学家分析,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太阳辐射产生的细尘粒充电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会将尘埃清除。另外一种可能性则是挥发物的逸出同时带走了尘埃,或是小行星内部的震动可能会优先将小颗粒移动到内部。

相关文章:

日本隼鸟2号的探测器成功登陆龙宫小行星

NASA

微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