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前需要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收藏

 尚振奇 2021-04-1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管理中的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1],其发病率较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30%,约占消化道疾病就诊量的40%[2]。尽管FD十分常见,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FD致病因素中的地位尚不清楚。然而,2005年美国胃肠病学会消化不良处理评估报告指出:总体而言,在FD治疗中已确立疗效(与安慰剂治疗相比)的方案是根除Hp和抑酸治疗[3]
 
因此,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在不确定Hp与FD间相关性的前提下,还要推荐对FD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呢?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消化不良基本概念的变迁,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认识根除Hp在消化不良处理中的应用。
 
早年,根据2006年发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4],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的症候群。消化不良可分为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和已经调查的消化不良。已经调查的消化不良又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肿瘤、胆道疾病、胰腺疾病、食物或药物不耐受和FD。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FD是广义上的概念,其不排除慢性胃炎和Hp感染(如图1)。
 

图片

图1:既往消化不良的分类

 
1
为什么FD可以不排除慢性胃炎呢?
慢性胃炎强调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多数患者(75%~85%)并无消化不良症状[5];而FD则强调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慢性胃炎。
 
2
早年针对FD的诊断中为何不排除Hp感染呢?
Hp感染者中多数无消化不良症状,无Hp感染者也可以产生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Hp感染与消化不良的因果关系就存在了疑问,无法仅根据消化不良症状的有无来判断FD的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
 
2015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6]提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明确Hp相关消化不良的概念。共识指出,根除治疗后,如果患者症状改善,并持续缓解6~12个月,就认为是Hp相关消化不良;如患者症状无改善,则称为FD。如患者根除治疗后症状短期得到改善,但不足6个月症状复发,也称为FD。
 
这样,原来广义的对于FD的分类就应该得到相应改变,Hp相关消化不良则应归为器质性消化不良。
 
3
为什么诊断FD前需要检测和根除Hp?
我国共识推荐[3],在做出可靠的FD诊断前,必须排除Hp相关消化不良。而执行这一策略,首先需要临床医生检测出患者是否有Hp感染,阳性者予以根除治疗;在根除Hp后症状明显改善,且得到长期(>6个月)缓解的患者,则归于Hp相关消化不良,这部分患者则不再属于FD。因此,临床医生要对FD进行明确诊断,必须要检测和根除Hp。
 
4
Hp “检测和治疗”,一种高性价比的消化不良治疗策略
对于Hp阳性消化不良患者,根除治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为1次治疗可获得长期效果。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也接受上述观点[7]。京都共识推荐根除Hp作为消化不良处理的一线治疗,因为这一策略不仅疗效相对较高,而且可以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减少传染源。
 
然而,我国在上世纪90 年代应用标准三联方案Hp根除率可高达90%或以上[8],但即使现在应用含铋剂四联的方案,根除率也多波动在70%~85%间,难以达到85%以上的满意效果[9];而与我国形成对比的是,日本Hp的根除率已从2015年的78.5%逐步升至2018年的90.1%[10]
 
因此,当前Hp根除治疗仍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良好的根除方案应实现根除率>90%的目标[11],其中,充分地抑酸治疗对Hp的根除至关重要。研究显示,Hp的活性受胃内pH值的影响,当pH值为4~6时,Hp可以存活,但是不能繁殖;而当pH值为6~8时,Hp处于繁殖状态,只有在此时,抗生素才对其有根除作用。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当24小时中位pH>6时[12-14],大部分患者根除治疗可以获得成功,无论Hp对克拉霉素是否敏感。
 
目前的PPI很难实现最佳抑酸效[15-16],是影响我国Hp根除率的原因之一。因此,未来应用更能达到理想抑酸标准的药物,对于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提高Hp根除率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大大减少Hp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胃癌等相关疾病带来的负担,无论对于患者个体还是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往期推荐:


一文梳理:有关幽门螺杆菌根除的6个临床问题


筛查和根除Hp预防胃癌全球共识解读来了!重要推荐看这里

参考文献:

[1]主编樊晓明.《酸相关疾病》.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2011.

[2]王莹.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3): 2748-2749.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 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6): 364-378.

[4]Drossman DA.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III process[J]. Gastroenterology. 2006 Apr;130(5):1377-90.

[5]刘文忠.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华消化杂志,2002,(09):581-582.

[6]Sugano K, Tack J, Kuipers EJ, et al. 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or pylori gastritis [J]. Gut, 2015,64(9):1353-1367.

[7]StanghelliniV, ChanFK, HaslerWL, et al. Gastroduodenal disorders [J]. Gastroenterology, 2016,150(6):1380-1392.

[8]刘文忠, 萧树东. 努力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J]. 中华内科杂志, 2009, 048(008):620-622.

[9]张建中. 中国幽门螺杆菌治疗低根除率现状及应对策略[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 26(6): 637-639.

[10]Mori H,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first- and second-line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a multicenter stud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J].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 2019;12:1756284819858511. Published 2019 Jul 4.

[11]David Y Graham, et al. Rational Helicobacter pylori therap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ather than medicine-based evidence[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 Feb;12(2):177-86.e3; Discussion e12-3.

[12]Kusano M, Zai H, Hosaka H, et al. New frontiers in gut nutrient sensor research: monosodium L-glutamate added to a high-energy, high-protein liquid diet promotes gastric emptying: a possibl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J]. J Pharmacol Sci. 2010;112(1):33-6.

[13]张国新. 质子泵抑制剂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2): 137-138.

[14]Sugimoto M, Furuta T. Efficacy of tailored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based on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and CYP2C19 genotyp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Jun 7;20(21):6400-11.

[15]Graham D Y , Fischbach L .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in the era of increas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J]. Gut, 2010, 59(8):1143-1153.

[16]Murakami TT, et 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gastroenterology physicians[J]. Prev Med. 2017 Jul;100:216-222.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