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11月11日,51岁“养生大师...

 hse_hzh 2021-04-14
2019年11月11日,51岁“养生大师”林海峰去世!成天教人养生,死因却无法描述……

这位林大师生前的名言是:不要相信医院和医生,大米有毒,要想健康,断食排毒。

同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享年60岁。人们一片叹惜,“太意外了!他那么年轻!”60岁,刚到退休年龄,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差距一个“青春少年”的时长。

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让无数中老年人陷入无尽的思考。

这些人生前都是“养生大师”,“健康之神”,写文章,作报告,在全国各地到处向人们讲授健康养生知识,教人们如何长寿:“什么人要吃素、食物要吃碱性食物、每天要运动多少多少、多吃白肉少吃红肉等等”;更有甚者,早起二个核桃,中午三个红枣,口袋里装着一把坚果,掐着表按时按点吃几个,一口饭吃到嘴里,心里还要默数着要嚼多少下。一度成了全国人民追求健康长寿的“精神标杆”,可惜的是,在人们极度崇拜他们之时,这些大师却过于早逝,死在人们的极度惊讶和困惑之中。

不知你发现没有, 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药罐子不离身边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活着,把那些所谓的身强体壮的人都“熬”下去了。

北大老校长马寅初瘫痪在床,哪有多少运动?但他也活到九十九岁。

自古以来,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但有不少人却过分地追求长寿,走进了误区,极端注重长寿,反而忽略了生命里真正内容,矫枉过度,适得其反。

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刚买回来一盆花,你喜欢极了,今天想着去浇点水,明天又想着是不是该剪枝了。放在屋这头怕不见光,放在阳台又担心光线太大,总是弄来弄去,你放心,这盆花你肯定养不好。

你看那些恋爱中的男女,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只要是一方太在意另一方,一方总是小心翼翼,关爱备至,生怕对方不高兴,想尽一切办法去迎合对方,我告诉你,这一类的感情,一般都难以长久,成功的概率很低很低。

我做过近十年的生意,深知生意中,有一句老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你做生意,太喜欢钱了,把每一分钱看得太重,拿出一百块钱就跟割你一块肉一样,不知道舍得,不知道“钱可以独挣,不能独享”这个简单道理,我告诉你,你的生意不可能做大,也赚不了大钱。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你太在意了,过于执着某一个方面,殊不知,你越在意的事往往就越不行;你越关注的事,可能会违背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往往就会失败。

老子在巜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