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4-15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二

原创医路风尘2021-04-15 06:00:00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 “神脏”,又与时间、空间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五脏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一、心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心系统包括:心藏神,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心与小肠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心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心为 “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功能】①心主血脉;②心主藏神

【生理特点】①心主通明;②心气下降;③心为阳中之阳

【心系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时为夏

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

1. 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

2.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生血,即所谓 “奉心化赤”,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其化为血液,须经心火(即心阳)的 “化赤”作用。

心主脉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

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中医学将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此五者又分藏于五脏,称为“五神脏”。

主藏神:心藏脉,脉舍神

(1)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神:①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②狭义,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心藏神包括:生命活动、意识、思维、情感,其功能正常与否体现在精神状态、意识记忆、思维反应、睡眠等。

心在志为喜

喜,是心对外界刺激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应。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体,即五体;脉,即血脉。心在体合脉,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脉与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心主血脉。

华,外荣。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面部色泽,可以反映心血、心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强弱,故称心之华在面。

心在窍为舌

心开窍于舌,指舌为心之外候,也称 “舌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

心在液为汗

汗是五液之一,是津液经阳气蒸化后,由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心气、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故称心在液为汗。

心应夏

夏季是一年之中炎热的季节,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通应。

收藏
举报
0 条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