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xqjhr 2021-04-15

作者:金字塔与飞轮

本篇是在头条发布的第14篇原创图文

前言

通过对远古文字的理解,再来解读老子箴言,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道'这个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字。世纪大道中的道,代表着道路;道德中的道,代表着一种表达规则的哲学概念;而娓娓道来的道,又有说的含义。但是,我们所不熟知的是,'道'这个字在演化过程中,丢失了一个最重要的含义-思考。而这个含义,是'道'这个字所蕴含的最初的一个意思。也是为什么老子在他写下的真言中,把'道'作为了他思想的核心。

现在所传世的《道德经》,并不是老子的原本,而是汉代河上公整理的《老子章句》,河上公将古籍中老子的章句归为了《道章》与《德章》,《道德经》因此而得名。现存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版本是《郭店楚简·老子甲》中的楚文版本,这个版本的内容大概撰写于公元前200年,与传言中老子离开函谷关所著书的时间相差200年左右,也是最接近原版的版本,可惜它并不完整。

通过对《郭店楚简·老子甲》的解读,人们发现,现存的《道德经》中,有着很多不太一样的部分,其中的历史原因主要有2个。

1. 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和一统文字的行为,使得金文在向篆文转换的过程中含义发生了转变和简化,使得一些字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比如'道'。

2. 在《道德经》流传的过程中,在抄录和转译的过程中,以作者的理解来对原有的文字进行了转变,造成了内容的变动,比如'无为'的本来面目是'亡为'。

老子在世时,他的职务是东周的图书管理员。他在这个岗位上得以博览所有的古代经典,而这些经典,都是由甲骨文和金字(周王朝的文字)所写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留在函谷关的《道德经》本章,很有可能是用金文写的。基于这个原因,想真正的了解《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思想,就必须要站在那个时代的文字中进行了解。

通过对源头甲骨文和金文的衍化,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道德经》三个核心概念的原意解读

1.道

2.德

3.无为

'道'字的衍化以及里面蕴含的真正含义

在最原始的源头甲骨文中,'道'这个字的本意,指的是一个人行走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之上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道'的源头甲骨文

到了周朝,'道'这个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古代文字的不断发掘,我们现在能够确定,在金字中,道字至少有3种写法。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金字的三种'道'的写法

金文中的三个'道字',对应有三种不同的意思。

  1. 第一个'道'字的含义是,一个思考中的人,行走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这个字的引申义大概可以解读为,一个人通过不断的思考来求索真理的过程。
  2. 第二个'道'字的含义是,一个思考中的人,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被牵引,或者牵引着别人。这个字的引申义大概可以解读为,一个人通过思考来影响别人,或者受别人影响的一个过程。
  3. 第三个'道'字的含义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被抓到了四通八达的大路上进行说话的行为,引申义可以理解为教育,辩论的方式方法。

在最早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楚文中的'道',是由1号金字衍化而来的,即【一个走在大路上的思考者】这个意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将各国的文字进行了融合,发明了标准的篆文,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甲骨文和金文在内的四种不同的道,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篆文的道,这样的确有利于文字的传播,但是,这个过程使得其他几个不同的含义消失了。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道'字的衍化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道'这个字的理解,已经变成了道路,规律,规则,除了道路的最初的本意以外,其他的几个含义,都是【一个走在大路上的思考者】这个内涵的引申。因为思考,从而发现规律和规则,从而可以对别人说,言传身教,而这些含义,都是以思考作为基础的,所以,进行一种思想行为,这才是'道'真正的本意。

举个例子: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的意思指的就是,思想行为不同的人,无法进行合作。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道是对本意的一个衍生,指代对万物的思考,第二道指的是说一说,因此,这句话在《道德经》的原本中,很有可能是2个不同的金字。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道可道,非恒道的金文写法

所以,老子心中的道,很有可能是将宇宙比喻成了一个会思考的东西,进而产生一些规律的行为。通过思考,沟通天地,从而与宇宙的本体产生思想上的链接,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认为宇宙和人们一样,也有着思想,而且宇宙的思考模式是不变的,这点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理性世界不变性不谋而合,只不过,柏拉图将宇宙的模型归纳成了一个理性世界,而老子将宇宙模型归纳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隐型世界,这个不同,造就了东西文化的核心差异并一直衍化至今,不过这个话题就需要另起一篇文章来讨论了。

老子告诫统治者们要按照'道'的准则来行事,其实就是希望统治者能够利用他所得出的宇宙的思考模式。生德而践行,而'德',就是由'道'衍化而出的一系列行为,想要获得德,首先要有道,即一定要有思考的行为。而老子为什么将'道'与'德'加上联系,这与'德'字的由来,也有关系。

'德'字的衍化及其真正含义

德现在的意思是指好的品行,这个人品德很好,说明这个人为人处事有原则,心智好。同时也有好处,恩惠的意思,以德报怨,指的就是一个人对那些对他不好的人施加恩惠,来体现出自己的好的修养素质。

那么,'德'字最原始的含义是什么呢?在最原始的文字中,心正,眼正,即为德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德'字的源头甲骨文以及金文

与'道'一样,最原始的'德'字(甲骨文),也是要走的,眼睛上画一竖,代表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不偏不倚的。这样的一个人走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即是'德'。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大马路被砍去了一半,变成了现在双人旁的雏形。然后人们对德的要求又加了一个心,心正,眼正,这样的一个人在行走,既是德(金文)。

这样,老子将道与德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或许就清楚了。'道'是需要思考的,而'德'是要看并且走心的。以道御德,即有以思想决定行为的含义在其中。

在老子的文字中,道与德,并没有联合起来考量,道是道,德是德,分的很清楚。老子在《德章》中这么解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对于'德'的思考过程【道的本意】。最好的德行,看起来并不像好的品德,但是它却是真的有好德行;不好的德行,看起来好似很有德,但其实却没有德。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老子的思辨思想有关,老子认为,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而且,一旦两面性的一面显现了,那么另一面也就显现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可见,老子的'道'认为,一旦人们能看出这个人的品德很好,那么其实说明,这个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不好的品德,否则人们无法得出'品德好'这个概念。因此,上德不德,当心和眼都在正确的思想下进行活动的时候,是很自然的,很普通的,因此是不会刻意显现出来的,而恰恰因为它显示不出来,所以是有德的。而下德不失德,指的是那些看起来有德行的行为,这些行为为什么不失德,是在人们知道了什么是不德的情况下而刻意而为的德行。这样的德,看起来像德,但其实不是真的德,因为心和眼,并没有走在正确的路上,此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因此,老子为什么要将'道'与'德'放在一起讲。其中或许蕴含着希望人们利用思辨的思维来对'德'进行矫正的目的,想将人们的眼睛和心,都放到与思想一样正确的道路上的含义,'道'与'德'从老子开始便成为了一个整体。以思想来产生正确的行为,在正确的路上走下去,这就是道德二字合起来的最初的含义。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呢?老子给出的最终答案是,'无为'。

'无为'的衍化与解读

'无为'在《郭店楚简·老子甲》中,是以'亡为'的形式出现的。'无'字和'亡'字都有【没有】的意思,只不过'无'字出现的更晚一些。

'亡'字的字根来自于一把戈的刀锋,因此,它的本意是锋利。后来引申为逃亡。如果小刀亮出来,就意味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因此大家看到刀,就想要逃,如果逃不掉,就没有了。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亡'字的演化

而'无(無)'字的字根,其实与'舞'是一样的,形态好似一名祭祀拿着法器在跳舞。后来引申为在战争中死去的亡魂跳舞超度,因此,有了'没有'的意思,才分化出了舞和無(无)这两个字。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无'字的演化

所以,'无为'是后人根据'亡为'的意思转换过来的写法(亡在表示【没有】这个意思的时候,读音与无相同)。

'为'字的意思,可能就不是现在所熟知的含义了。现在我们熟知的'为'就是做和干的意思,主体是自己。但是,'为'字最原始的含义,并不是自己做,而是'御象以为之',就是让别的东西来帮你做。'为'字的甲骨文,是一个人站在一头大象上,驱使着大象进行各种行为。后来,这头大象站立了起来,最后慢慢消失了。下图中的C,就是“为”的金字写法。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为'字的演化

因此,'亡为'的真正含义是【统治者不应该过多的去管控人们的行为,把人民当作大象那样来使唤,这样才能让民心道法自然】。现在的'为'字中已经看不到'御象以为之'的这层含义了,因此,很容易就把'无为'理解成【不作为】,这就完全误解老子箴言的含义了。

小结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他的文字所决定的。中国的汉字起源于自然界,它是一种对于自然界万物的抽象融合。通过汉字,古代的先哲能够感悟天地,将宇宙的运转规律变为人们思想的一个部分,这点,与西方主流的古希腊文明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老子所处的那个年代,人们依然保持着这种通过文字感悟天地的做法,所以,古代汉语中蕴含着很多现在简体字所不具备的内涵。因此,只有从文字的起源,才能够真正去了解老子箴言中的深意。

但是我们不应该简单的认为中国的思想就高于西方的思想,西方古希腊文明的建立,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同时代的古希腊也产生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虽然没有能够感悟宇宙周而复始循环的大规律,但是却发现了另一条理性的思维路径。这套思维体系最终诞生了科学,并改变了人类社会,这部分内容,以后在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