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桂枝去桂加术汤,附姜枣甘合成方;
阳虚痹证偏于湿.脉虚而涩体烦僵。
组成:附子、大枣、生姜、甘草、白术。
功效:温经散寒,健脾燥湿。
主治:阳虚肌痹证偏湿者。症见身体痛烦,不能自传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舌淡,脉浮虚而涩者。
临床运用:本方临床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症等属上述证机者。
来自: zd山笑 > 《 伤 寒 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王付经方研究;《伤寒论》第174条增补用方
①根据病变证机与病证表现是阳虚肌痹证以阳虚为主,其治当温阳通经,祛风散寒,宜用桂枝附子汤。②根据病变证机与病证表现是阳虚肌痹证以湿为主,其治当温阳通经,祛风除湿,宜用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论》: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证(十九)
第26 讲 水气病
这是我们讲到的苓桂枣甘汤的适应证,《伤寒论》原文是说,它是治疗心阳虚水气欲乘虚上冲的欲作奔豚证,主证见到脐下悸动,我们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阳虚水气上冲的欲作奔豚,也用于治疗心阳虚水气上冲已...
伤寒论经方
桂枝去桂加获荃白术汤,是仲景治疗“水。因此,仲景在桂枝汤加减法中,既有桂枝汤去芍药,又有桂枝汤去桂枝,既有桂枝汤加桂枝,又有桂枝汤加芍药。或云:既是荃芍术甘汤,仲景为何以桂枝去桂加获等白术汤名之?...
9.茯桂术甘汤类---5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9.茯桂术甘汤类---5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6g 炙 甘草6g 、 上4味,以水1200ml,煮取600ml,去渣,分3次温服。19....
中医泰斗任应秋的经方笔记, 建议收藏
[串解]钱潢云:“掣痛者,谓筋骨肢节抽掣疼痛也。不得屈伸,寒湿之邪,流着于筋骨肢节之间,故拘挛不得屈伸也。近之则痛剧者,即烦疼之甚也。疼而烦甚,人近之则声步皆畏,如动触之而其痛愈剧也。汗出...
伤寒脉络之太阳病变证——心阳虚及水气证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牡蛎(熬,五两)蜀漆(洗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
《伤寒论》第28条解秘
关键词:太阳伤湿病:不可给服桂枝汤,当服桂枝去桂加茯苓汤,健脾祛湿解表。《伤寒论》第二十八条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汤主...
桂枝附子汤证与去桂加白术汤证(李克绍)
桂枝附子汤证与去桂加白术汤证桂枝附子汤证与去桂加白术汤证 时间:2021-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