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发音的起源及演变

 为什么73 2021-04-18

图片

我们都知道,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在国内除了推广的普通话之外,也有许许多多方言。许多人习惯了对文字的发展演变做研究,却鲜有人对语音做研究。语言的发音与文字不同,由于没有固定的记载形式,也导致了许多人无从下手。今天,我们就用一篇短文,来简要讲述语言发音的演变。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一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这个合一的思想,除了强调我们的行为要与天道相契合之外,也强调了我们与自然的联系。从上古至今,人类一路在退化,走上一条与天道自然之间割裂分离的路子。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合而未分,再到天人两分,以及现在的天人相互隔离摒弃。

伴随着这个演变,便产生了文字和语言及演变。在上古时期,人与天、浑然一体,并不需要文字和语言来对自然界进行模拟复原,而随着天人两分的事件发生,圣人为了维持人与天地同步的目的,创造了文字,中国的象形文字,则是对自然的还原和编译,虽然人们已经和宇宙自然这个云服务器断开连接了,但还是可以通过字符来理解服务器内的内容。

与文字一样,语言发音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还原。文字是通过视觉输入,来帮助人们完成图像的构建和自然的复原;语音则是通过听觉输入,来完成自然复原的另一块拼图,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自然界。至此,当中国人查看阅读文字,通过字音同步的方式,就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完成对自然界的复原。时至今日,们汉语当中,仍然有不少发音是与自然界是一样的。比如作为古河洛话的闽南语系当中,“猫”字、“猪”字等表示动物的字的发音便与其叫声一致,这便是一种最直接的还原,如此例子数不胜数。

然而而随着人的退化,文字和语言的使用,开始变得复杂化;一直到现代,人们的理解力已经退化到只能通过图文、音视频来完成,就连中国人也难免于此敲黑板,当代音视频的发展并不是进步,而恰恰对应的是人类的退化。

讲完了语言的起源,我们再来讲讲语言发音的演变。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世界的中心,在文字的演化中,全世界的文字都是汉字的劣等化文字,那些距离中原较近的地方,其文字还保留了汉字原形,而远离文化中心的地区,则慢慢退化成了表音符。语言的情况与文字也是相同的,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古人是怎么交流的,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以广东为例,看看广东方言当中的交流特征就很明白。为什么举例广东?因为历史上的衣冠南渡、中原人南迁等事件,让闽粤湘赣等地区成为了保留传承古中原文化的落脚点,因此形成了闽、粤、客等民俗体系,当中以广东的例子最为明显。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不留余力且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南征百越开荒岭南,派遣几十万大秦精锐部队驻守,承担起秦朝“建设兵团”的角色开荒岭南,还不断引入中原文化和七国女子婚嫁到岭南,巩固岭南版图。后来还命令赵佗率秦军主力驻守岭南,不论中原发生何等动乱,都不能出兵。

事实证明了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岭南的地缘特征,为中原文化得以保留传承创造了条件和屏障。虽然地处南海之滨的边缘地带,远离中原地区,也因此隔绝了因朝代更替带来的冲刷,且源源不断接纳因动荡而南下的中原文化,让今人可以通过岭南文化的一些细节窥探古代中国的模样。因此才有了总书记所说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讲话内涵。

交代完背景之后,我们继续讲讲古汉语的问题。广东话当中,主要分为三大语系:粤语、客家话、潮汕话(闽南语系),因为形成的年代不同,她们代表的是不同时期古汉语的古音。而其主要共同特征都是用词简练,通过对发音的书写,很容易就反推并发现出规律,广东话与古代文言文是相似或一致的,而且这些内容在日常对话当中都非常熟练、自然的得到应用。因此,广东人讲话有个明显特点,就是非常短的语言发音,即可完成表达目的。

这同样也是古代中国人的表达特征,不论是书写、讲话,都惜字如金。是古人故意这样吗?其实也并不全然,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建立在字表意的基础上,一个字即可表达多种意思,不同表意对应不同场景使用,可以很简要地、不费劲地完成沟通。我们平时在阅读古文时候,也有这样的特征;字就那些字,但是要真正理解,是需要聚精会神、并且进入到场景当中,进行场景化的构建才能很好的理解。这也是我们汉语与外国话的最主要区别。

而要完成简字表意的目的,人与人的形神连接也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了人的神必须充分足满才能完成。这样的形式所需输出的气会更少,对神、气的消耗降到最低,是一种成本非常低、效率非常高做法。我们平时看一个人,如果讲话喋喋不休、杂乱无章,而且还讲不明白的时候,通常观察这个人会发现他的神其实非常的弱,导致他无法简明扼要直击根本来完成表达。

反观外国的语言,则非常繁杂,一个事物需要用很多的发音来完成表达的构建,也直接说明了外国人早已与自然界脱钩,无法通过语言对自然完成复原编译;另一方面说明外国人的心神全乱,智商也更低,表达的时候只能通过喋喋不休的表达才能完成描述。这就如同我们看小孩子刚学会讲话时,需要用很复杂的描述来完成沟通,而成年人只需寥寥数语即可讲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

更好笑的是,现在一些精神外国人,竟然认为这样子复杂的表达方式是先进的。他们喜欢把那些叽叽喳喳罗里吧嗦的话,当做是严谨的。殊不知只是一群智商低下的人在嗷叫而已,它既无法连通世界,又无法连通人。

“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黄帝内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