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二排左四 焦克显 焦克显照片摄于1935年担任保德第一高级小学教师时,站立第二排左起第四是焦克显。这张照片是焦克显同事薛廷茂先生保存下来的。(左五即为薛廷茂)焦克显烈士 1935年于保德马家滩高级小学师范班教师 焦克显,宇德轩,乳名润生,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保德县城,1923年毕业于保德县城实验小学,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1934年,焦克显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保德,担任保德县马家滩县立高级小学附设师范班教师。1935年夏,焦克显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但是这个时候的北京已经放不下一张可以安静读书的课桌了。1931年“九一八”之后,东北全境沦陷于日本军队之手,华北危亡已在眼前。国难当头,焦克显毅然放弃学业,投身入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6年春天,焦克显到绥远清河县做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半年后,1936年10月,焦克显离开缓远返回太原参加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七·七”事变后,受山西省牺盟总会派遣回到保德,协助牺盟特派员孔繁珠工作。在保德牺盟会工作期间,焦克显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就担任了中共保德县委组织部长。 1939年2月,岢岚牺盟中心区和中共岢岚地委调焦克显到河曲,担任河曲县牺盟特派员,共产党内任县委统战部长。河曲县牺盟会办公地址在城关文庙,牺盟会在全县30多个村设有牺盟分会,会员约有800余人。焦克显到任后,重点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宣传发动唤醒民众坚决抗战。首先开办了《河曲民声》小报,登载抗日新闻、统一战线、减租减息、青年参军等内容。通过小报形式扩大牺盟会和共产党、八路军影响。同时带人深入村镇,现场宣讲抗战形势、牺牲救国、统一团结等内容。焦克显组织的宣传工作在很短时间取得了极大成效,河曲县迅速掀起了全面抗战以来的又一次抗日高潮。二是开展与妥协、倒退等顽固势力做斗争。首先是揭露了混入县牺盟会担任秘书的国民党反动分子周怀义,清算了周怀义搞妥协、搞倒退、搞分裂的罪恶行为。同时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对国民党河曲县党部和县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行为予以揭露抨击,迫使河曲县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河曲县抗日工作在焦克显的领导下风生水起,生机勃勃。 但是风云变幻,形势发生逆转。1939年日本军队占据偏关县城,时刻威胁河曲,河曲县投降、维持的舆论和地方势力有所抬头。同时,阎锡山阵营中的顽固势力看到共产党八路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新军蓬勃发展势力剧增也开始不断制造摩擦。在这样的态势下,河曲出现抗战以来最严峻的形势。河曲县旧县政府与地方上的反动势力沆瀣一气,开始和驻在偏关的日军密谋妥协,同时千方百计限制共产党、牺盟会的活动。一方面削减抗日团体的经费,经济上限制牺盟会等抗日团体的工作。当时由于经费不足,县、区两级抗日群众团体干部一日吃不到1斤粗粮,而且无油少菜。不少人因营养不良患上夜盲症或伤寒病。另一方面积极策划对共产党组织和牺盟会组织的暗杀与镇压。国民党河曲县党部和县政府专门制定了黑名单准备逮捕,焦克显被列主要人物。地下工作人员获知这个情况,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焦克显,要他注意防范,必要时撤离河曲。但是焦克显一笑置之,面对顽固派的威胁没有妥协,没有逃避,更没有撤离河曲。 1939年10月,阎锡山策划“晋西事变”,向共产党领导的新军和牺盟会进攻。12月下旬,岢岚牺盟中心区派李庶民到河曲传达布置反顽固斗争任务。当时驻守河曲的是阎锡山政府第十一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杨集贤。杨集贤所部约有2000人,尽管战斗力不强,但是在河曲范围内与牺盟会、动委会、共产党等抗日团体比较,人数上处于优势。但是,整个晋西北、晋绥的反顽固斗争胜利在望,保德、兴县、岢岚等地方的反顽固斗争已经全面胜利。驻守保德的120师独立二旅从南面逼近,120师警备6团从雁北向河曲运动。杨集贤所部保安部队处于南北夹击态势中,过黄河向西逃走是唯一出路。在这样的情境下,岢岚牺盟中心区秘书张国声,指示焦克显带领河曲牺盟会同志们,设法跳出杨集贤所部包围,向岢岚方向靠拢,并且派出李庶民到河曲传达命令相机接应。李庶民到达河曲时,焦克显正在城关召开牺盟会、青妇组织各群团三级干部筹备会议,部署反顽固斗争。李庶民传达岢岚中心区指示后,焦克显当即决定结束三级干部会议,牺盟会领导和各群团组织领导分散转移。但是,形势已经十分紧张。县政府军警监控会场大门,杨集贤部保安部队外围包围了会场。 面对顽固军警的枪口,焦克显临危不惧,走出会场,向对面的军警讲话:团结抗日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牺盟会是合法的抗日群众组织,有活动的自由,军队不能干涉。由于焦克显义正词严、大义凛然的演讲,杨集贤部士兵感于义愤,自动撤出包围。但是杨集贤重新组织部队,实施了第二次戒严、包围。搜查武器,让牺盟会缴械投降。焦克显再次出面向执行戒严包围的士兵讲话:牺盟会没有武器。牺盟会有抗日救国热血。牺盟会有功无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 两次包围,两次被焦克显挫败。杨集贤改变策略,解除戒严,撤回包围部队,派出特务,实施拦路密捕。形势非常严峻,但是,焦克显和牺盟会的同志们依然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为了揭穿敌人破坏抗战的罪恶,焦克显亲自撰写传单,亲自印制传单,亲自散发传单,痛斥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罪行,支持新军决死二纵队司令韩钧对顽固派进行的自卫反击。最后,在牺盟会和其它抗日团体大部分人员乘夜色从城墙下防空洞和水沟中撤离疏散后,焦克显才撤出河曲县城。撤离县城后,原计划到巡镇面见县委书记黄恩明,汇报河曲的情况。但是,焦克显一行六人走到五花城土堡东大路被预先埋伏的杨集贤部逮捕,押回河曲县城。 焦克显等同志被捕后,河曲县委曾想法营救,但是,没有成功。狱中,敌人对焦克显用尽了各种酷刑,但是,焦克显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痛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卖国行为,宣传团结抗日、决死抗日的牺牲精神。杨集贤部策应晋西事变,在河曲同时逮捕了几十名抗日团体负责人和积极分子,其中共产党员就有20多人。焦克显组织成立了狱中党支部,并担任书记。焦克显身材魁梧、蓄络腮胡,有长者风范。在狱中,焦克显组织党员和其他同志坚持与敌人开展斗争。当时监狱当局只给囚犯日供给食粮四两,焦克显亲写了《抗议书》:强烈抗议国民党顽固政府非法逮捕迫害牺盟会等抗日救国组织的革命同志,要他们对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焦克显利用白天放风时在院中拣了一片锅铁,让狱中同志当锉刀挫磨镣钉,做越狱准备。焦克显知道敌人不会放过他,对敌没有任何幻想。二哥焦克明从保德赶到河曲探监,看到焦克显头发蓬乱、上臂骨折、带着镣铐、步履艰难。焦克明告诉焦克显说:“家中正在筹款营救”,焦克显对二哥焦克明说:“家里不要为我白花钱了,敌人不会放过我,家里只要把我的幼女抚养大就行了。” 194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四)凌晨,窗纸刚白,监狱看守打开监门大声喊道:“牺盟先生们,起吧,今天放你们呀!”敌人的行动和诡计被焦克显识破,他说:“咱们这次出狱,第一上沙梁,第二过河西!”沙梁是当时敌人的刑场,河西为河曲县第四区,是敌人溃逃之地(1950年划归内蒙)。上沙梁就是执行死刑,过河西就是被押解过河。这时,杨集贤所部保安部队和驻河曲的国民党军86师已被八路军358旅击败,八路军和游击队逼近县城。第十一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杨集贤、河曲县长曹志带领残部仓皇逃离县城,过了黄河。敌人把被捕的焦克显、管允贤、高向前、贾山、陈致亮等7人押往河西。一过黄河就在灰口村外河滩地把焦克显、管允贤、高向前、贾山4人枪杀。焦克显临刑前,敌人对他再次劝降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只要交代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情况,为我们服务,必会加官进爵。”焦克显宁死不屈,他怒视敌人,大义凛然,痛斥敌人是“痴心妄想”。残暴的敌人用刀挖了焦克显的双眼,又割断焦克显的喉咙,焦克显仍然挺立不倒,敌人又用棍棒猛击头颅,血流如注而亡,年仅32岁。丧心病狂的又对焦克显烈士的遗体剖腹挖心,其残暴令人发指。 焦克显4人被敌人残杀后,当晚当地地下党员数人将遗体掩藏。2月12日,河曲县城解放,反顽固斗争取得胜利。河曲县委派四区区委书记王经义带人过黄河将四烈士的遗体从黄河西敌占区麻地沟运回巡镇完小大院。焦克显烈士遗体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在场的同志们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焦克显烈士为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英魂永远留在同志亲人的记忆中。2月15日,河曲县行政委员会在巡镇召开万人追悼送殡大会,县委书记黄思明致悼词。他说:“焦克显等烈士为了河曲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活在河曲县人民心中,烈士们的英名永垂不朽!” 焦克显弟弟焦克勤手书挽联:“兄已去矣,一世英名留身后;弟实哀哉,两行热泪洒胸前。” 焦克显烈士为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英雄形象与天地长存。焦克显牺牲后,岢岚牺盟中心区宣传委员卢梦写了纪念文章《焦特派员之死》,发表于晋绥抗日根据地所办刊物《晋西文艺》第一期。解放后,中共河曲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城附近为焦克显等烈士修建了烈士陵园,县委书记薛占祥手书烈士名录,镌刻在巨大的石碑上。1985年《山西文史资料》等42辑刊发《焦克显烈士传略》。1989年版《河曲县志》、1990年版《保德县志》、2000年版《河曲文史资料》等地方史志资料专门为焦克显烈士立传。焦克显烈士的战友乔英怀回忆当时的情景痛惜不已:“我与老焦见面只有3次,但印象很深。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心里。”焦克显烈士的战友青海省省长张国声在《回忆牺盟会》中写到:“在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中,焦克显是有重大贡献的。他的英名永载史册,是值得人民永远怀念的。” 焦克显烈士的战友甘肃省纪委副书记黄恩明在《深切怀念焦克显》一文中写道:“我与焦克显在一起工作2年,又同时调去河曲,相知甚深。40多年后,回忆起来,他的音容笑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对人民无限热爱,对革命事业满腔热忱的高贵品质,都深深铭记在我心中。当年在'晋西事变’中,焦克显如果早撤退就可以脱险,在此危急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党组织的安全,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他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精神。焦克显是我党英烈,足称楷模。每当忆及烈士,仍深感悲痛不已!” 作者简介 郭志飞,山西保德人。长期从事地方史和地方文化研究,主编了大型文化丛书《保德文丛》凡8卷10册,300万字。主要著作有《正史闲说》《王邵诗文集》《府州折氏》《陈奇瑜传》《折太君墓地考证》、《林遮峪古遗址考证》等。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