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日丨这几类美食无论你多喜欢吃,从今往后都要少吃

 xiaosanj 2021-04-19




痛风已成“第四高”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说,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在正常嘌呤饮食条件下,如果不在同一天检查,只要有两次血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如果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则可能诱发痛风。为了让大家都能记得“尿酸大于420u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这样一个诊断标准,医疗界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逐步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痛风总体患病率为1.1%。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徐梅昌介绍说,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越来越年轻化,且男性多于女性。痛风如反复发作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害。另外,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可诱发、加重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导致痛风性肾病,甚至发展成尿毒症。绝大多数患者在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选择服用止痛药治疗,在关节炎缓解后就未再诊治;或者盲目迷信偏方、特效药、国外药,导致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该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张永文介绍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制定的《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中提到了“亚临床痛风”这一新概念,值得大家重视。临床上发现,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就诊前是无症状的,但是通过检查会发现,关节及周围组织可出现尿酸盐晶体沉积甚至骨侵蚀现象,这提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该指南指出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如影像学检查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可诊断为亚临床痛风,并启动相应的治疗。这提示我们对于长期持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应提高重视程度,使他们早期接受治疗,避免不良预后。

动物性食物不都是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这实际是不对的。

动物性食物是指鱼、肉、蛋、奶等一大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此类食物中的不少食物确实含有大量嘌呤,如动物内脏、肉汤各种肉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等,但是牛奶、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

痛风患者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尽量限制动物内脏、海鲜、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由于嘌呤易溶于汤中,各种肉汤嘌呤含量极高,病情较轻的痛风患者也不建议喝肉汤,但可以将瘦肉经煮沸后弃汤限量食用。

有些患者认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会诱发痛风,因而不需要特别限制,这也是不对的。蔬菜的嘌呤含量与动物肝脏、海鲜、肉汤等动物性食物相比,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并不属于低嘌呤食物。比如豆类及其制品、芦笋、香菇、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就比较高。

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除限制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外,也要尽量避免食用黄豆芽、芦笋、豌豆苗、紫菜、香菇等含嘌呤较高的蔬菜,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即可。

徐梅昌介绍说,厨房调料也要注意选择。比如,蚝油是厨房里常见的调味料,其主要原料为牡蛎。在烹饪过程中放入适量蚝油,能够为菜品增添美味。殊不知,蚝油内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很多人在平时吃面条或者凉拌面食,会喜欢添加豆豉酱,能够起到调味的作用。但豆豉酱的主要原料为黄豆,虽然黄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但嘌呤含量同样非常高,如果食用过量会增加体内的尿酸值

防治痛风,守好三道“关口”

张永文提醒,预防痛风要守好三道“关口”,即做好三个级别的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措施:针对易发痛风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预防对象是有痛风家族史的直系亲属,体力活动少、嗜酒、营养过剩和肥胖者,以及体检发现血尿酸偏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对于这部分易患人群,需要改善其生活、饮食习惯、持续监测尿酸水平。中医认为,多食海鲜及肉类等肥甘之味易碍脾,易生痰生湿,郁久化火,湿热蕴于体内,遇外因触发,湿热下流,发为痛风。正如俗语有云:“鱼生火,肉生痰,粗茶淡饭保平安。”防治痛风,饮食当忌肥甘厚味,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吃油炸及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二级预防:对已发生痛风的患者做到早诊断,并及时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化的治疗,以防止其病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要保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尽量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

三级预防: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积极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控制并发症,救治患者已经受损的器官和组织,尽量延长其寿命,以及器官功能的应用。

注意!!!
图片

高、中、低三类嘌呤食物都有哪些

张永文介绍说,中医认为本病应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虚为本,湿热之邪贯穿疾病始终。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其所著的《万病回春》中做了精要论述:“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

因此,预防痛风必须注重科学饮食。根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我们可将食物分为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和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三类

1. 常见的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

(1)主食类:米、麦、面类制品、淀粉、高粱、通心粉、马铃薯、甘薯、山芋等。

(2)奶类:牛奶、乳酪、冰琪琳等。

(3)荤食:蛋类以及猪血、鸡鸭血等。

(4)蔬菜类:大部分蔬菜均属低嘌呤食物。

(5)水果类:水果基本上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可放心食用。

(6)饮料:苏打水、可乐、汽水、矿泉水、茶、果汁、咖啡、麦乳精、巧克力、可可、果冻等。

(7)其它:酱类、蜂蜜。油脂类(瓜子、植物油、黄油、奶油、杏仁、核桃、榛子)、薏苡仁、干果、糖、蜂蜜、海蜇、海藻、动物胶或琼脂制的点心及调味品。


2. 常见的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

(1)豆类及其制品:豆制品(豆腐、豆腐干、乳豆腐、豆奶、豆浆)、干豆类(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豆苗、黄豆芽。

(2)肉类:家禽家畜肉。

(3)水产类:草鱼、鲤鱼、鳕鱼、比目鱼、鲈鱼、螃蟹、鳗鱼、鳝鱼、香螺、鲍鱼、鱼丸、鱼翅。

(4)蔬菜类:菠菜、笋(冬笋、芦笋、笋干)、豆类(四季豆、青豆、菜豆、豇豆、豌豆)、海带、金针、银耳、蘑菇、菜花。

(5)油脂类及其它: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莲子、杏仁


3. 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

(1)豆类及蔬菜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

(2)肉类:家禽家畜的肝、肠、心、肚与胃、肾、肺、脑、胰等内脏,肉脯,浓肉汁,肉馅等。

(3)水产类:鱼类(鱼皮、鱼卵、鱼干以及沙丁鱼、凤尾鱼等海鱼)、贝壳类、虾类。

(4)其它:酵母粉、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

文字:戚在兵 杨璞

编辑:戚在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