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节病的专方,有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身体消瘦、关节肿大为特征的关节病。(注释:历节病以关节疼痛,肿大变形,以至僵硬不得屈伸为其临床特点。因其疼痛循历遍身百节,故名。 即西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痛风等) 【使用标准】身体瘦弱。遍身关节肿痛,肿处伴有灼热,脚肿如脱。头眩气短,心中郁郁不舒欲吐。舌苔淡白,脉沉细,化热可见舌苔黄腻,脉数。具备以上4条,或只具备后3条也可用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制附子 【煎服法】以水1200ml,附子先煎30分钟,后入他药, 煮沸后再文火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注释:1、尪羸指瘦弱。2、温温指恶心) 【体质要求】形体多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光泽,关节肿大,疼痛剧烈,甚至浮肿。 【药理研究】抗炎、抑菌、强壮、增强免疫力、抗过敏等作用。 【按语】 本方的辨证要点在于风湿痹阻化热未甚,与一般风寒湿痹而尚未化热者,在脉症上自有区别,治法亦当有异“若化热已甚,出现周身关节疼痛,难以转侧, 以至手不能屈,足不能立,壮热,汗出恶风,口渴喜饮,烦躁,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洪大者,乃转为气分热盛,治宜清热,可用白虎加桂枝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