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清遂原创丨授人以渔——评论《我的阅读和写作》

 真言贞语 2021-04-21

授人以渔

——评论《我的阅读和写作》

文/董清遂(山东单县)

我接触周长行老师,缘于山东嘉祥文友群。我读过周老师的作品,对他的印象很好。然而,读过《我的阅读和写作》,我有了想写的冲动。

周老师与共和国同龄,历经坎坷,奋勇拼搏,著作颇丰。他从自身经历谈起,现身说法地描述文艺工作者的峥嵘岁月,阐述了读书改变人生方向,决定人的命运之道理。如话家常,亲切感人,娓娓动听,这也是其乐观主义精神的真实体现。

周老师已近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这既是对“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诠释,也是对文学新人“传帮带”精神的践行。

文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都应把周老师作为良师益友。文学水平与之相当者,应与他切磋技艺,也应栽培后人,发扬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让中国在物质文明发达的同时,精神文明同样先进,决不能让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退步。

我只是文学爱好者,我认为周老师是良师。我出生于1972年,比周老师年轻23岁。我曾听我的父母讲过发生在1958年1959年的故事,隐约记得我村村民为毛主席哀悼的场景,清楚记得生产队时代的干活情景,更铭记扒“社屋”(生产队喂牲畜的房屋)时有人丧生的一幕。八九十年代是我的中学时代,也是我酷爱文学正当年。限于升学凭总分,迫于家庭贫困,冷于路遥之死难,我怠慢了文学,我疏远了文友,我愧对了刘银轩老师对我的栽培教导之恩。

历经求学的千辛万苦,感受过世态炎凉和不公,我苟活了二三十年。其间,我虽然喜欢文学,但摘抄较多,写作较少。摘抄原因一是恋佳作爱高见,二是练练书法,手脑并用怡情养性,只因书法是我的第二爱好。

周老师的许多言论也引起我的共鸣。

书本不仅给人智慧,还能让人心态年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读史既可以明理,还能承前车之鉴。我认为读书也是人与人心灵沟通。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正说明文学作品是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阅读优秀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自然提高生存质量,让人心态年轻。如果经常读写,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同时预防老年痴呆。我自从加入山东嘉祥文友群,我仿佛回到中学时代,我的心态年轻许多。

爱书人最终爱的是作者和书里的人物。读过《红楼梦》,难以忘记贾宝玉林黛玉。读过《水浒传》,难以忘记武松。读过《高山下的花环》,难以忘记靳开来。读过《人生》,难以忘记孙少安孙少平。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难以释怀。

有幸读到《我的阅读和写作》,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许多写作方法和技巧,坚定了我文学创作的信念。因读书不多,才疏学浅,我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我用诚心诚意的爱来写作,只愿遇见众多同路人。遇见是一种缘分,遇见即美好!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对周老师的感恩之情,谨以座右铭互励共勉:

当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时,你决不能爬行!

【作者简介】董清遂(男),网名:坚持,笔名:清水,1972年出生于山东单县。文秘中专学历,文学爱好者,自由撰稿人。喜欢音乐,爱好诵读,热衷文学评论,贪恋优秀文学作品,奢求正能量作品的广泛传播。在作家、九州作家、济宁文学、丑石文学、北京精短文学等十二个平台有作品发表,参赛作品偶有获奖。入选2020年华夏文艺工作者年度名人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