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诗人屈原和楚辞

 丘山居士馆 2021-04-23

    什么叫楚辞、楚辞体的来源和它的文体特点。

    什么叫楚辞?楚辞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产生在中国南部楚国地方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

    楚辞这一名称最初见于汉代。西汉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等人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从此“楚辞”这个名称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楚辞体诗歌是在我国南方区域性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产生出来的。它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1、楚地的民间文学——楚声、楚歌与楚辞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楚辞作品中常常会看到具有楚国地方特有的乐曲名称,如《涉江》、《九辩》、《九歌》等。另外,当时的楚地民歌几乎都是在每隔一句末尾用语助词“兮”,而这正是后来屈原“楚辞”体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

    2、楚地的民间“巫歌”对楚辞的影响也比较大。在现存屈原的作品中,《九歌》就是屈原在民间祭神的乐歌的基础上写成的;《招魂》也是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的。可见“巫歌”对楚辞体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诗经》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对楚辞的产生也有启发和影响。如屈原的《桔颂》、《天问》篇章的基本形式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加以重叠而成,明显受到《诗经》的影响。另外,“楚辞”是在战国时散文勃兴期诞生的。先秦散文那闳阔的篇章,汪洋恣肆的气势,自由灵活的句式以及那接近口语的虚词运用上,对楚词体的形成都有着启发和影响。

    下面简单说一下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共有三方面,

    1、楚辞体是一种新诗体,虽然含有某些叙事成分。但以抒发个人思想感情为主,是诗歌的形式。

    2、楚辞体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正如古人所说“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

    3、与《诗经》相比,楚辞体结构扩大、语句加长、句式灵活多变的四言体。

    二、关于屈原的生平、思想情况。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屈原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关系。要求大家掌握这几方面的内容:

    1、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

    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后期,当时各诸侯国经过长期以来的兼并战争,形成了所谓“七雄并峙”的局面。而在七雄之中,又以秦、楚两个国家为最强,它们互相抗衡,统一中国大业非秦即楚。所以当时秦楚两国之间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屈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之中。

    2、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于楚王同姓的贵族。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最初曾得到楚王的信任,得到左徒(仅次于令尹,相当于副宰相)的要职。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了屈原的一生。在最初得到楚怀王信任时期,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进步的政治思想,就是使祖国富强,变中国分裂为统一;进步的政治主张,就是对内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但这些都遭到了腐朽贵族的反对,屈原遭谗受疏,被两次流放外地。

    3、屈原第一次被逐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的地点是汉北一带。屈原始终不忘祖国的安危,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始终不渝的眷恋祖国的忠贞情感,及对殉于苦难之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这两方面的结合,是这一时期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他爱国思想的深刻性。

    4、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是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被放逐的地点是江南一带。这时屈原个人的冤屈丝毫不能动摇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在代表作《离骚》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危在旦夕的祖国命运的深刻焦虑,对祸国殃民的奸臣们的强烈憎恨,以及不能实现利国利民的政治理想的悲愤,表现了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5、当屈原渡湘水到达汨罗附近的时候,齐国的军队已攻进楚国,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为了表明自己至死不离祖国的决心,他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