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二战中收获最多的是美苏两国。二战后,美苏两国分别成为世界霸主级别的存在而引领了一个时代,特别是美国,在苏联解体后依然一枝独秀,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如果要说起二战中失意者,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德、日两个国家。确实,作为战败国,他们是失意者,但二战后德日两国都迅速崛起,德国成为西欧世界的扛把子之一,而日本更是一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某种程度来看,德、日两国还不算二战中最大的失意者。 真正说起来,英国可能才是二战后最大的输家。 二战爆发前,英国虽然被美德两国迎头赶上甚至反超,但彼时的英国依然有遍布世界的海外殖民地,伦敦还是世界经融中心。就影响力而言,英国仍然可以称得上超级大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 二战之后,随着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退回英伦三岛 ,而雪上加霜的是,法德两国却悄然崛起,成为欧洲大陆的话事人。在法德两国的推动下,欧洲一体化正在有序推进,而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在经历了入欧与脱欧的一系列骚操作之后,已经在欧洲说不上话了。 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国的小跟班,英国在二战后到底做了什么才沦落到这般境地?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一个词语:三环外交。 1948年,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讲到: 民主国家当中存在着三个大环,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按照丘吉尔的设想,三环外交中第一环是英帝国和英联邦,第二环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第三环则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而三环的焦点,则正是英国。 丘吉尔认为,英国将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英国依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 但事实证明,丘吉尔真的太高估英国了。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环,英帝国和英联邦。 二战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帝国算是完了。不过这也不要紧,英帝国的结束是大势所趋,没啥大问题。英帝国没了之后,英国依然是英联邦这一国际组织的核心。 可问题在于,在英联邦中,除了英国之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世界上独当一面: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早早就被美国给拿下了,印度也只能在南亚的一亩三分地上当山大王,至于其他的一众非洲国家都是穷的叮当响。 所以,丘吉尔所设想的第一环,在世界舞台上掀不起什么浪花。 我们再来第二环,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 这一环倒是在世界上有很大的话语权,但问题是这一环的主导者是美国,没英国什么事情。丘吉尔幻想着通过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维护英国的地位,可人家美国不干啊。 美国挨了这么久才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扛把子,屁股还没有坐热,又怎么会去帮助英国这个前任的扛把子,说的不好听,美国巴不得英国半死不活,这样才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所以,这第二环又没英国什么事情了。 接下来就是第三环,日益联合的欧洲。 这一环对于英国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环,可惜毁在了英国的臭屁上。 由于孤悬海外,英国人一直以来对于欧洲大陆没啥认同感,甚至在英语人眼里,除了自己欧洲其他国家都是蛮夷,所以英国人向来是不愿意融合到欧洲大陆当中。而为了防止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威胁到自己霸权,英国人最喜欢欧洲大陆维持一种均势,一旦出现强国,就扶持一方势力去制衡。法国崛起时,英国组织了犯法同盟;沙俄扩张时,英国人又撺掇法国和沙俄干了一架;德国崛起时,英国人又联合法俄去干德国(一战)。 由于一贯以来的高傲和孤立政策,二战后的英国其实不愿意和欧洲大陆玩,哪怕丘吉尔意识到了欧洲联合必将成为趋势。所以,我们看到英国入欧又脱欧的闹剧。 脱欧这么一搞,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名声就臭了,法德两国也不愿意跟他玩。而这一切,也正是老美乐意看到的,毕竟一个联合紧密的欧盟,对老美是有威胁的,现在的法德两国已经开始不太听老美的话了。我们甚至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英国脱欧一事上,老美一定是出力不少 。 这下子,第三环也没有英国什么事儿。 三环外交,三环全失。所以英国在二战后前进的步伐显得越来越疲惫,愈发的老态龙钟。但我们还是要认清楚,即便英国已经不复当年日不落帝国的雄风险,也依然是当今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