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明的“第一字”浅析

 骨玉文化 2021-04-30

华夏文明的“第一字”浅析

    ---骨器与华夏文明探源文章

梁坚

中华的汉字传承于甲骨文,甲骨文源自于万年以前的象形符号,象形符号、甲骨文、汉字一脉相承,中华的汉字应起源于万年以前。

在距今万年以前,先民们就设计了很多有内涵的象形符号,这些符号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先民的手中代代相传,不断的向成形的文字演变。

其中有一个字,它始于万年以前,十分玄妙,令人祈拜,直到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偶尔还能看到她的身影。

它就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字”,“申”字,“申”字不能肯定它是第一个创造出来的字符,但可以肯定,它是华夏文化中最受崇拜,而且使用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字。

1000;;

甲骨文“申”字与“神”字

一、“申”字的起源,

一、早期的图与符

在原始的信仰中,产生了文明,在文明中,又孕育了文字,华夏民族对“神”的信仰是最原始的信仰,在对众神的信仰与祈拜中,最主要的“第一祈拜”是对“生命神的祈求和祭拜”,华夏第一字的“申”字就源于,对“生命祈拜”神的信仰。

远古时期的先民为了生存和延续生命而拼搏,每当妇女分娩时,难产会夺去很多孩子或母亲的生命,这是先民最害怕见到的。于是他们向“生育之神”祈求,祈求产子时顺利母子平安,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玉箍形器,便是先民祈求产子时,代表生命通道通畅的祭拜器。

即便是胎儿顺利生出,断脐带时的感染,也是夺走胎儿生命的关键。于是先民们在高处的山岩上,刻绘了代表胎盘和胎儿肚脐的旋涡纹和多圈纹,代表胎儿脐带的绳纹等象形图案,向神灵祭拜祈求母子平安。

图片1ss

岩画中“生命祈拜”内涵旋涡纹


001gNoskzy7evW4LM4l15&690

代表婴儿胎盘和胎儿肚脐的 旋涡纹和多圈纹 岩画

当婴儿的胎盘、脐带、肚脐三者同时刻绘时,就会出现两个旋涡纹或两个多圈纹,中间连接脐带的绳纹自然就形成了“S”型。

zzzzz(1)

先民将产子的画面,简化设计成彩陶上的两个多圈纹,中间连接脐带为“S”型的图案

在万年前世界各地的岩画,以及八千年前的彩陶中,旋涡纹和多圈纹和“S”纹是常见的图案。为什么在世界各地的岩画中,都出现有旋涡纹、多圈纹、和“S”纹呢。

笔者认为;在万年以前,世界上人口较少,他们有过漫长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文明的进程缓慢而同步,都以“生命祈拜”为第一信仰,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大的聚落领地意识的形成,阻断了世界范围的流动与交流,才使各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差异与不同。

二、“S”纹和变体的“S”纹是甲骨文的“申”字

岩画及彩陶上的双圈纹和双旋纹,用S纹相连接的图符,是华夏“生命祈拜”中对生育祈拜的图符,先民祈求的是,产下的婴儿能健康生存,这一祈拜图符演变为甲骨文的“申”字。在《说文解字》中记录;变体的“S”纹是甲骨文的“申”字

......

彩陶上的变体“S”纹图符与甲骨文的“申”字


5e51c50f113443e5a6e6e2b0aa73b2aakk

彩陶 双旋涡纹“S”连接图符 是纹甲骨文的“申”字


be61948d8c2944a897c21b6d610059ee

马家窑彩陶上的“S”纹和 变体的“S”纹 是甲骨文的“申”字


,...

甲骨文的“申”字  是“S”型或变体“S”型

从“申”字的甲骨文上也可看出,代表胎盘和胎儿肚脐的旋纹和多圈纹,被简化为半狐和折勾,或简化为两个圆点,有些时候也直接绘画为“S”纹。

三、同音字“绳”、“申”、“生”和“神”的关系

1)“绳”;在《绳纹与旋涡纹》一文中探讨过;在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人们对“绳”十分崇拜,因为绳是连接母体与婴儿的脐带,先民将脐带称之为“绳”如;女娲“引绳为人”,“宜尔子孙绳绳”等,都是“绳”与生命繁衍关联的体现。

20120427110624

  绳与扭转的脐带

2)“申”;是“S”型或变体的“S”型,是先民绘制的胎儿出生时的象形图案,或是哺乳动物出生时的象形图案,“申”是专指人或动物的“生”,是最早的“生命祈拜”图符。

3)“生”;我们从甲骨文象形字的“生”字,可以看出“生”是指植物的生。在文字的发展传承中“生”逐步取代了“申”。

4)“神”;《说文解字》中记载,“申”即是“神”字。“神”写作“示”“申”,本源是对“申”的祭拜与祈求。而刻绘与各类器物上的“S”纹或变体的“S”纹,本身就是祭拜与祈求的含义,故都可以看做是神字的图符。

笔者认为;“神”应传承远古对脐带的祭拜,

“申”、“神”、“生”读音都应承于“绳”。就像早期的生命祈拜器“贝”与“币”的发音一样,都有万年以上的传承。

四、“申”内涵字符的种类

“申”字内涵的字符包括,在各种材料上绘制的直笔和圆笔的“旋纹”、“多圈纹”、“S纹”、变体“S纹”,“卍”字纹,及后期的“卷草纹”、“回纹”、连续的小s纹等,“申”内涵字符占据了从古到今器物纹饰的大半,是华夏历史文化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字符,也证明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祈拜”是对“生命神的祈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申”字符应起源于万年以前,内涵了华夏民族对“生”的祈求和对“神”祭拜。“申”字符是华夏历史文化中传承最久远,最具有神秘色彩,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字符,“申”字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字”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原创不易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图,再此感谢)

作者简介

梁坚:内蒙古包头人

内蒙古包头九原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社部注册艺术品评估鉴定师

市区级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