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柠檬猪nyzbh9re 2021-05-02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弱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诠释】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出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似如疟状,但无口苦脉弦之疟脉本证,故曰非疟。其人不呕,清便自调,无犯阳明经腑之证,病邪仍在太阳之表。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示正邪抗争之象,若脉不浮紧而微缓者,此为正能胜邪,病为欲愈之征;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现虚候,不可再发汗,再吐,再下;否则,徒伤正气,变证多端。若其人面色赤者,阳气拂郁在表,病邪仍未解除;身痒者,风邪游行于皮肤间,不得小汗出,风邪独留而不去,投麻黄汤大汗过之,投桂枝汤力缓不解,故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风随汗散,则病自愈。

【治法】辛温轻解,小发其汗。

【方药组成】桂枝1两16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1两,大枣4枚(擘),杏仁24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服法与禁忌】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经方方论】本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1:1用量的合方,实为二方各取三分之一的药量合煎顿服。该方的发汗力较桂枝汤单方为重,比麻黄汤药力缓和,是为发汗轻剂,故曰小发其汗,疏风解表,不伤正气。

【经方新用】

(1)桂麻黄各半汤配防风12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30克,天虫30克,治疗因风过敏之荨麻疹。

(2)桂枝麻黄各半汤配葛根15克,天虫20克,蝉蜕20克,大青叶30克,苍术10克,用治风疹、水痘、疱疹。

【新用方义】

桂枝麻黄各半汤,是治疗风寒拂郁在表,脉微而正气已虚,又未传里,故不宜峻汗伤表,或吐下徒伤里气。取桂枝汤和麻黄汤各半,微发其汗,祛邪而不伤正,使稽留在表之邪发越而散。具得尽解。

临床中迂有风邪袭表,其人卫营不足,身发寒热,丘疹瘙痒,大汗之则伤阳,故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配伍荆芥15克,防风12克,白鲜皮15克,地肤子20克,天虫15克,苦参12克等,疏风止痒。若面赤身热,口渴心烦,舌红薄黄苔,脉浮洪且数。仍可依桂麻各半汤加生石膏20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5克,清热泄火,表里分消。

若感染疫疠毒邪,胸背周身出现风疹、水痘、泡疹、发热恶寒,瘙痒疼痛·局部、红而灼热:舌红苔黄腻,按脉滑数。此风伤肌表,皮络郁毒所致。当以桂麻各半汤,去桂枝易葛根,白芍易赤芍,加大青叶30克,天虫15克,蝉蜕15克,虎杖15克,苦参10克,土茯苓20克.黄柏10克,薏苡仁20克等,解肌透表,祛湿解毒。

【医案举例】

例1毛某,男,19岁。田间作业,汗出风吹是其常列。一日突发面部及周身遍起丘疹,瘙痒难忍,并有咽痒咳嗽,喉部有窒闷感,不时地腹痛,此荨麻疹系风袭皮肤所致也。发作时,游窜不定,此起彼伏,皮肤瘙痒,抓之则皮丘高突.身热微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滑。

辨证:风邪袭表,热郁肤络。

治法:散风活血,小发其汗。

方药:麻黄各半汤加味。

组成:麻黄5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2克,生石膏30克(碎),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15克,丹参18克,甘草10克·杏仁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复诊:服药3剂,身有微汗出,皮腠疏松,丘疹渐退,瘙痒明显好转,喉痒闷感消失,但面睑稍有浮肿,上方加苍术15克,泽兰叶30克,5剂愈。

例2王小,6岁。玩耍过甚,汗出当风。翌日,周身水痘泡疹,内含浆液,皮痒烦躁,发热头痛,时时恶风,体温37.8℃,舌红苔白,脉浮缓。

辨证:风毒袭表,湿郁肌腠,里热拂郁,不得泄越。

治法:小发其汗,散风透疹,清泄湿热。

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

组成:葛根12克,麻黄3克,赤白芍各6克,杏仁6克,甘草6克,生石膏15克,滑石10克,苍术7克,白芷5克.蝉蜕12克,天虫15克,大青叶15克,薄荷5克。每日1剂,水煎余汁150毫升,分早、午、晚三次温服。

复诊:服药5剂,微汗出,皮痒好转,泡疹消退过半,发热烦躁已退,继服上方3剂,泡疹退静,玩耍如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