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能拉千斤载,不拉一犁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华民 2021-05-03

在以前的农村,可以说牛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到了犁地的时候,如果家里没有牛,就只能等别人有空的时候再犁地了,这样难免就会耽搁时间。要知道以前的牛可是很珍贵的,就算给钱别人也不一定愿意让你用,有句俗话叫:“能拉千斤载,不拉一犁土”,说的就是牛犁地的时候很费劲,下面就来看看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能拉千斤载

所谓的“千斤载”指的就是装满货物后有千斤重的车,在以前的农村常见的就是木制的平车,就是两根长木中间铺上木板,下面放两个轮子。这种平车在一些抗战剧中比较常见,现在的农村也已经很少能见到这种平车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铁制的平车。

以前的那种平车很长,看起来很笨重,而且上面的木制车厢和下面的轮子是可以分开的,平时用完之后都会把车厢抬起来,然后把下面的轮子放进家里,到下次用的时候,再把车厢放到轮子的轴上面。这种平车虽然看起来很笨重,但是使用起来却很轻便。在平车上放三五百斤粮食,一个人就能轻松推走。

如果在平车上面放一千斤粮食,只需要两个人就能拉动,一个人在前面抓紧辕杆,另一个人在后面推就可以了。可以想象一下,两个人都能拉动,并且还不是太费劲,如果换成牛的话,那就更轻松了,所以“千斤载”对于牛来说不算什么。

不拉一犁土

或许很多人没见过牛拉犁,那可是非常费劲的。有些牛在拉犁的时候,往往拉到一半就累得卧在田间起不来了,这时候任凭主人用鞭子抽打,它们宁可多挨两下也不愿起身继续拉犁了。如果是稍微小一点的牛,就需要两头牛一起来拉犁了。

因此牛在拉犁的前一天,主人都会割一大捆青草,让牛美美吃一顿,而且晚上还要给牛再加一顿,当然不只是吃野草,还会

一些麦麸。以前农村人家里吃的面都是自己种下的小麦,通过磨面机磨成面粉之后,剩下的麦麸都会带回家喂猪或者喂牛。

相信大家都听过农村人所说的七零面、八零面、八五面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八零面”的意思就是一百斤小麦磨出八十斤面,剩下的就是麦麸,所以“八零面”没有“七零面”白,也没有“七零面”好吃,当然买下的面粉最少都是八五以上,做过处理后就会显得很白。

磨面剩下的麦麸一般是舍不得给牛吃的,只有在犁地前一晚才会给牛加一顿好料,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把牛赶到田间,夹好犁之后一直拉到半中午,基本上一早上能拉半亩地就很不错了,并且主人在后面一手按着犁把,一手用鞭子不断的抽打牛。

以前犁地的犁都是木头做成的,前面是铁制的犁铧倾斜而下,主人稍微把犁按的深一点,牛就拉不动了,但是春季犁地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深耕,也是牛最费劲的时候。因此才有了“能拉千斤载,不拉一犁土”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