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治学三境界:

 栾文广 2021-05-03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
第三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问有相当造诣之后,却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评不上职称……,然而也不因此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象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君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