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大队/王云

 运河儿女 2021-05-04
文/王云

生产大队

生产大队又叫大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一级基层政权组织,大队的下级是生产队,上级是人民公社,我们和合大队的上级就是高邮县车逻人民公社。大队一般由十个左右的生产队组成,比较大的大队超过十个生产队,和合大队下辖十个生产队,我们西边的邻大队师伙就有十四个生产队,东边的邻大队管庄就只有八个生产队。车逻公社生产队最多的大队是南大片的永丰大队(现为黄厦村),共有十八个生产队。

大队部是大队书记等干部办公的地方,大队部驻地有几个小单位,主要有合作医疗室(卫生室、医务室)、商店(或商业社下伸点)、小学(有的大队有”“戴帽子”初中)、粮食加工厂(为社员碾米、磨面、打草糠),多数大队还有队办企业(小五金厂、小塑料厂、窑厂等)。

大队是农村一级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就必须健全,主要有大队书记(有的地方也称大队支书)、大队长、大队会计、妇女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等人员组成。规模大的大队还有副书记、副大队长、副主任等。

一个大队建立一个党支部,大队书记(又称大队支书)是大队的最高领导,我猜想在大队这一级基层组织中建党支部,是参照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人民公社化后,支部建在大队上,加强了党对基层政权的领导,大队书记代表党领导本大队社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大队书记的形象很有特点,许多描写农村的影视作品中均刻画大队书记这个人物形象,如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金东水、样板戏《龙江颂》中的江水英。我们这里的大队书记一般都身披一件外套,外套上面的口袋里挂着一支“英雄”牌钢笔,左手腕上戴着一支“钟山”手表,家庭富裕的大队书记还会戴一支全钢“上海”手表,这是当时大队书记的标配,那派头在上世纪六七十代可了得。社员为大队书记编了个顺口溜,“钢笔一挂,大步直跨”,“大衣一披,指东画西”,这是说大队书记工作起来风风火火。

冬春农闲季节,是兴修水利的好时机,公社都要分配各大队挑河做工的水利工程任务,大队书记先召开支部班子会,班子成员进行任务分工,一般是民兵营长(治保主任)带工,再在小学校操场上召开全大队社员大会,大队书记在主席台上作动员报告,会场下,女社员多数是不听书记讲的,有的纳鞋底,有的打毛衣(打毛衣的一般都是干部家属),有的闲谈拉家常,只有男社员在侧耳细听,挑工是需要他们去的。当时,大队经常召开社员大会,有时社员大会结束后,本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还进行文艺演出,演的是现代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铁梅、阿庆嫂、江水英(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扮演者是男社员心中的偶像;有的公社还召开全公社社员大会,称之为“万人大会”。

“四夏”大忙时,大队还组织大队干部、生产队长进行“互查”。“互查”就是到各生产队查看夏收、夏种等进度情况,领头的大队书记穿着白的确良衬衫、左手腕戴着一支明晃晃的手表带领十几个大队、生产队干部缓缓行进在弯弯曲曲的田埂上,到场头、田头查看夏收、夏栽进度,那可是一道特有的风景。

社员的文化生活就是听有线广播、看露天电影,有线广播还起到时钟的作用,记得我奶奶当上午时分听到高邮县广播站播音员开始广播了,她就会说:广播来了,要烧饭了,她就开始淘米煮饭了;有线广播还有天气预报节目,极大的方便了夏收、夏栽的农民;看露天电影,这是很难得的事,县电影队放映船到了和合大队,大队书记就安排是在五队场头放电影,还是在八队场头放电影,这里有个关键,在五队场头放,邻大队曹庄的社员不需跑远路也可以看电影,在八队场头放,曹庄的社员就要跑远路了。当然如果在和合五队放,电影船到了曹庄,曹庄大队也会照顾和合大队社员的,他们就在靠近和合大队的一个生产队场头放。县电影队来一次,和合、曹庄的社员就可以看两次电影,其实两次放的片子是一样的。

和合大队经历了几任书记,龙有良、吴朗鑫、吴才茂、杨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组,和合大队改称为湾桥村,和合大队这一名称就走进了历史。



主编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