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秋华逍遥调神针法

 xyf4345 2021-05-06

图片

逍遥本是道教哲学术语,指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场或不在场而自为绝对自由的存在。《庄子·逍遥游》中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单秋华教授引逍遥的意境入针刺治疗之中,意为通过针刺治疗疏通周身经络气机,调达五脏六腑之功能,使人体升降出入之机,返朴归真于原始肇基之时,无所阻滞,使人情志逍遥,气血流通通畅,阴平阳秘。单老师以此法治疗常见精神、神志类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紧张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痴呆、健忘、眩晕、小儿弱智等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逍遥调神针法首先要求治疗环境要安静,可放轻松音乐辅助调节。《灵枢官能》:“用针之要,勿忘其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用针”,在治疗之时,患者的情绪自然放松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环境静谧,温馨,轻松,让人心情放松更利于提高疗效。

逍遥调神针法再是要求进针,轻巧,快捷,稳准,进针时,以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抵住针身,针尖快速刺入皮肤,继续进针时,右手做轻微抖动向下刺入,每次刺入1-2毫米,捻转时,不超过180度,针下沉紧感时,则不要再进行捻转提插。

逍遥调神针法取穴重点取头部穴位如百会、三神穴(四神聪、神庭、本神)、印堂,四肢取内关、太冲,无需电针,针刺得气即停止手法刺激。慢性的疼痛或内科疾病在长期的病程中往往伴随着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在针刺治疗中必需照顾到心理方面的调节,可同时配合上述的穴位针刺。

逍遥调神针法可以单独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也可以辅助治疗其他的身心同患疾病。与其说逍遥调神针法是一种针法,不如说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思路。

按语:单秋华教授尝谓,穴名不虚设,每一个穴的名字都有自已的特殊含义。如神庭为神之庭院,神所居之处,本神即是神本身;百会为百脉上汇之处,可养神,其旁开的四神聪为使神灵活聪利之穴,故取此数穴为调神之要穴。靳三针疗法有智三针即是神庭、双本神,四神针即是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为治疗颅脑疾病及精神、情志疾病之要穴。方云鹏在其《方氏微型针灸》一书中也说,额正中线,沿发际至左右额角的部位,即头维、本神、神庭、上星诸穴附近是人体缩影投射之处,并称之为“伏脏”,认为其统辖阴经的“阴中枢”,可调节和控制内脏疾痛和皮肤感觉的功能。称之为总感觉中枢,此处支配人体周身的植物神经、内脏系统和皮肤感觉的功能并与人的精神、智能、情绪、记忆、思维等活动,紧密相关,目前最常用的头针中的额中线、额旁一线、额旁二线、额旁三针的主治规律也与方氏理论契合。可以这样说,在头皮针的发现和发展中,不同医家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针灸的进步。

推拿之于头部的刺激,也有较多的手法,如拿五经可疏头部经气,扫散法刺激颞侧祛风定痛,千斤坠点法按百会重镇安神,开天门、抹双柳以清利头目,按八卦(拇指压于百会,余八指分八个方位按压)、按双颞(双掌根鱼际分别按压双颞部,十指分别按头顶中线)畅通气血等等,这些方法在推拿治疗颅脑疾病及精神情志疾病中是常用的治疗手法,而且也可以做为常用的保健手法自行按摩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