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理

 小馒头0 2021-05-07

中药的药理理论主要包括: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大寒 热,温凉 四种性质,寒与凉 温与热 仅是程度不同 药物性质,实际上只有寒热两类!

  寒凉性质的药物能清热,泻火,解毒,用来治疗热证,温热性质的药物能温里,散寒,助阳,用来治疗寒症。有些药寒热性质不明显,称为平性,寒热症都可以选用。病情复杂往往寒热证并见,治疗时 温热药与寒凉药就同时运用。

     五味是用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来表示药物不同的药理作用。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用来治疗盗汗,遗尿,腹泻,遗精等症。

   甘味药有补虚,缓急,调和的作用,用来强壮,止痛和调和药味。有的药一种药有两种以上的味,如五味子,有酸咸两味,因而表明,一药可以产生多种疗效。药物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有一定的部位选择就叫归位。麻黄平喘,大黄通便,车前草利尿,他们就分别归肺经,大肠经,膀胱经。

   知道药物的归经,就可以指导选择用药,归经与性味相结合,就能比较全面的表示出一味药物的药理作用。

   功效是药物的具体疗效作用,按功效,中药分为清热药,散寒药,补益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行气药,泻下药,驱虫药,开窍药,镇惊解痉药,安神药,利水药,渗湿药,祛风湿药,活血化淤药,止血药,收涩药,外用药等!

  中药的禁忌比较严格。如老人,幼儿,体弱者孕妇,不能用毒性大,作用猛的药物,身体渐衰是老人的生理特点,攻邪时注意调补气血,增强抗病能力,做到扶正祛邪。小儿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对药物敏感,要时时保护其脾胃,便能食欲不减,生机旺盛,有利康复,妊娠期用药,不能损害胎儿,月经期用药不能引起月经过多或导致闭经。这些都是中药禁忌原则! 

  功效相同的药物合用,就能增强疗效,叫相须配伍,功效不同的两味药合用,也能增强疗效叫相使配伍。祛痰止咳药半夏有一定毒性,合用生姜能使毒性降低,半夏对生姜来说是相畏配伍,生姜对半夏来说是相杀配伍。产生毒性的配伍叫相反,降低疗效的配伍叫相恶。

    上面的六种配伍关系,加上单味药使用(单行)叫中药的七情。应运用好相须 相使,相杀,相畏的配伍,避免相反 相恶的配伍,使治病疗效高而不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组合,不是同种功效药物的相加,也不是治各种症状药物的凑合。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要症状起主要治疗作用,常是一味或两味,臣药协助君药增强主要疗效,佐药或者用来降低主要药毒性,或是治疗次要症状,引导药力直达病变部位的引经药及调和药味的药物属于使药。标准的处方君臣佐使四组药齐备,简单的处方也可以不用辅药或佐使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