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案说医】王清海:温阳益气,活血通脉,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改善案

 幸福的逍遥快乐 2021-05-07
【以案说医】王清海:温阳益气,活血通脉,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改善案【以案说医】王清海:温阳益气,活血通脉,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改善案

王清海 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主任中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师,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南方老年医学联盟副主席,⼴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省第⼆中医院原副院长。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肖某,男,67岁,籍贯广东广州。

【发病过程】

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史8年,心衰史2年。

近期因患者心绞痛频繁发作,于2020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做冠脉CTA检查,发现前降近段管壁增厚,可见混合性斑块,管腔中度狭窄,狭窄率为70—80%。回旋支远段管壁增厚,见混合性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狭窄率50%。右冠脉中段梭形扩张,最宽处管腔直径6mm,远端管腔狭窄率为30—40%。

【以案说医】王清海:温阳益气,活血通脉,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改善案

2020年8月CT诊断报告书

患者拒绝支架治疗和西药治疗,于2020年8月16日来我处寻求中医药治疗。

首诊证候

当时患者160/95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偶有胸闷胸痛,每周约3-4次,持续时间约1-3分钟。走路气喘,动作缓慢,不能远行,每次只能行走10—20分钟。睡眠一般,纳差,大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弦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3级,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脉胀。

辨证:气虚痰瘀,心脉不通。

治疗: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痰为主。

方剂:自拟消斑方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半夏10克,天麻20克,白术1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葶苈子10克,水蛭5克,地龙10克,莱菔子10克,炙甘草10克。7剂,水煎服,煎2遍,早晚分服。

西药: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天1 次,比索洛尔,5毫克,每天1片。

随诊过程

二诊(2020年8月23日)

患者自述服上药后,血压平稳,150/90mmHg, 心率76次/分,胸痛减轻,仍感乏力,活动则气喘,舌淡,苔白,脉沉弦细。即于上方加郁金20克,瓜蒌皮20克。

处方:半夏10克,天麻20克,白术1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葶苈子10克,水蛭5克,地龙10克,郁金20克,瓜蒌皮20克,莱菔子10克,炙甘草10克。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20年8月30日)

血压波动在130—140/85—90mmHg,心率在70次左右,患者胸痛仍偶发,约每周1-2次,但胸痛程度明显减轻,自觉体力增加,睡眠好转,但活动多仍有气促,不能远行,每次运动可增加到半小时左右。舌脉变化不大。上方去半夏,天麻,余药同前。

处方:白术1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葶苈子10克,水蛭5克,地龙10克,桂枝20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郁金20克,瓜蒌皮20克,炙甘草10克。14服,煎服法同前。

四诊(2020年9月20日)

患者血压波动在125——135/80——85mmHg,,心率70次/分,胸痛消失,睡眠饮食均明显好转,体力明显增加,气喘明显减轻。可行走1小时以上,走路无明显气喘。舌淡红,苔白,脉沉细。上方去白术,加党参20克。

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葶苈子10克,水蛭5克,地龙10克,桂枝20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郁金20克,瓜蒌皮20克,炙甘草10克。14服,煎服法同前。降压西药比索洛尔减为半片,缬沙坦氨氯地平同前。

五诊(2021年3月14日)

由于病情稳定,每次就诊,在上述药方微调,共连续治疗8个月,建议患者复查冠脉CTA,患者于2021年3月12日,在我院做冠脉CTA,结果报告,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跟半年前的冠脉CTA相比,前降支冠脉狭窄降到了60—75%,回旋支管腔轻度狭窄,右冠脉管壁光滑,未见明确斑块,管腔未见狭窄及扩张。患者对疗效感到吃惊,说:“没想到中药还真能把冠脉斑块治好,太感谢了。”

【以案说医】王清海:温阳益气,活血通脉,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改善案

2021年3月CT诊断报告书

【按语】

冠脉粥样硬化、斑形成及管腔狭窄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也是引发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根本原因,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西医治疗多以阿斯匹林、波立维、他汀等联合治疗,当狭窄超过70%以上,则以支架置放为主。

中医认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多是由于年老体弱,阳气不足,心脏阳气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加之痰浊阻滞,瘀塞心脉,导致心脉不通。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温阳益气,化痰活血,可使冠脉硬化改善,斑块缩小甚至消失,已经狭窄的冠脉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再通。该案就是一个的典型的案例。

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未服用上述改善动脉硬化的西药,只是用了一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余主要是中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中医认为,气为血率,气行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亦血瘀。该患者为高龄老人,且患高血压、冠心病已经多年,心脏阳气已虚,患者活动能力显著下降,乏力,动则气喘,舌淡,脉沉细,亦是气虚之征,苔白、脉弦为气滞痰浊。冠脉CTA明确有冠脉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则是瘀血阻滞,心脉不通的客观指征。治疗中牢牢抓住气虚痰瘀,心脉不通这个关键病机,重用黄芪、党参、白术等温助心脏阳气,水蛭、地龙、郁金、丹参等活血通脉,陈皮,瓜蒌皮理气化痰,诸药共凑温阳益气、化痰活血、疏通心脉之功。再加上患者全力配合,坚持治疗。最后达到了改善动脉硬化,减轻或消除斑块,恢复冠脉再通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