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七讲:我没那闲功夫

 高考语文杰哥 2021-05-10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方链接直接打开,或者点公开众账号主页右上角的小人标志,然后点“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缓冲出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第四十七讲:我没那闲工夫

 大家好,我是宝利老师。生活中有的人宽厚和善,专心于学业;有的人牙尖嘴利,喜欢评论他人。孔子的看法是什么呢?

    方人,是讥讽别人。子贡讥讽指责人。孔子说:“端木赐啊,你是个贤德的够好的人了吗?我可没那闲功夫!”这说明孔子对子贡的做法不以为然。有人问,那孔子没有闲暇他忙乎什么呢?我觉得没忙什么,这里意思是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不要有一点学问就瞧不上他人。这也是对修身的要求。孔子还没有那闲工夫做一个老好人,看下一则:

    这一则语录常常被后人断章取义,只肯定其“以德报怨”。一个人打你左脸一巴掌,你把右脸伸过去。别人欺负你,你要忍,还要比原来更好地对待他。用自己的爱心去包围他,让他羞愧而死!其实孔子的原意并非如此。是有人向孔子讨教:以德报怨怎么样啊?孔子断然否定,说:那用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所以不是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也就是用公平正直来酬答怨恨,用恩惠酬答恩惠。
以德报怨弄不好还会有恶果,会在德的土地上长出怨的邪恶之花,变出“以怨报德”这种奇葩。比如丛飞,他用表演挣的钱无私地帮助别人,积劳成疾,
37岁便因胃癌住院,竟然收到捐助者“你不是要供到大学吗,现在就不给钱,坑人”这样无情恶毒的电话,即便知道丛飞已经生病,还是冷酷地说“那你什么时候才能出院挣钱呢”。这就是以怨报德了。

而以直报怨不是以怨报怨,你打我,我必须打回去,朱丽叶的祖上和罗密欧祖上互相怨恨杀戮,直到这两个年轻人相爱后以死来结束了这一场冤冤相报。所以要以直报怨,就是用公平正直来回应怨恨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色,过分地恭敬,这些行为左丘明感到可耻,我也感到可耻;把怨恨藏在心里而表面上还要与别人做朋友,这种行为左丘明感到可耻,我也感到可耻。这一则虽然讲的是孔子批评那些心口不一伪善的人,但我们也看到然后面对怨恨。明明怨恨还要装出一副大度友善的样子,是孔子瞧不起的。他提倡的是以直报怨。

比如子路死后,其子想要报仇,又怕不符合道义,就来向孔子请教。孔子直接说:“去吧!”于是子路的儿子为父亲报仇。

看来孔子他老人家可不是一味宽容忍让,无原则地对人好;也不是一味行善,不求回报。他没那闲功夫用博大的胸怀、高尚的道德去温暖一颗颗冷酷的心。一味地忍让和无原则地宽容反而会纵容作恶者。

当然,孔子要的回报不是为了自己,看一个例子就知道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的跳下去把她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得接受了。大家纷纷议论,人们认为他太贪心了。孔子却对子路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人去救人!今后一定会有很多鲁国人去拯救溺水的人啦。孔子的这个做法类似于咱们现在建立一个“见义勇为基金会”,起到鼓励他人向上向善的作用。
就像我们讲到子贡有钱,他从国外赎回鲁国人之后不要国家的奖赏,人们纷纷赞扬他高风亮节、重义轻财,可是孔子就不答应,说你是个富豪不在乎国家的这点奖赏,可是今后有人再救回鲁国人,接受奖赏怕别人说自己贪财重利,不要奖赏自己白白蒙受财产的损失,大家都很穷的,长此以往,人们只好假装看不到流落在外的鲁国人,都不救他们了。大家说是不是很有道理?不仅有道理,而且见效了子贡虽然听了老师的话很惭愧,但是社会影响已经形成了,鲁国后来果真没有人愿意赎人,致使鲁国“攒人”的计划失败。大家看看有社会影响的人做事的后果多大。按照社会一般规律而言,以德报怨,善良的人有不少会寒心,导致行善者减少;以德报德,行善者必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