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我们一起颠覆式破解《道德经》全部奥秘,复兴黄老正统传统文化,欢迎加盟合作! 中国哲学第四答:第十一 篇 天长地久
第六十二章,涤除荣光玄览,打造超脱认识论 说明此章为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二十六章的部分经文,但次序混乱还夹杂其它章节的经文,翻译困难。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重为轻根1,静为燥君2,轻则失本,燥则失君,虽有荣光3,燕处超然,4,是以君子终日行5不离辎重6。1,重为轻根:重,沉着稳重。为,是。轻,轻飘浮华。根,根本。2,静为燥君:静,平心静气。燥,激情燥动。君,君主,引申为主宰。4,燕处超然:处燕超然的倒置。处,处理。燕,燕子,引申义为“像燕子一样"。超然,超脱的样子。6,辎重:指随军运载的军用器械、粮秣等。这里引申为人生过程中赖以生存的基础。沉着稳重是克服轻飘浮华的根本,平心静气是克服激情燥动的主宰,轻飘浮华就会丧失人生依靠的根本,激情燥动就会丧失命运的主宰,虽然置身于无限荣光的境遇,处理它也应有家燕一样的超脱心理状态,正是因为这样圣人自始至终每天的行为不会离弃人生中赖以生存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