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z

 致曲解老子的人 2018-08-25

推理《道德经》26有欲者不以身轻天下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根)躁则失君

----

260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60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昭然。

2603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

260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君子:杰出的诸侯】

【身:理念,自己的想法】

【君:指诸侯之位】

2601-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国力厚重(重),是(为)幽王之所以决策轻率(轻)的根本原因(根),沉着冷静(静),是(为)你们这些遇事浮躁(躁)的人该学习的重点(君)。

2602-1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即便只是(是以)个杰出的诸侯(君子),只要是一整天(终日)都在外面出巡(行)的话,也知道即使造成队伍笨重缓慢难看,也不能(不)缺少(离)足够的补给(辎重)。

2602-2虽有荣观,燕处昭然。

出巡不带辎重,虽然队伍有(虽有)整齐敏捷的外观(荣观),就像燕子(燕)筑巢喜欢挑在(处)空旷的高处(昭然),虽然方便滑翔,弱点却完全无法隐藏,十分危险啊。

2603-1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

为什么(奈何)我们这位国力厚重、兵车万乘(万乘)的(之)王(王),却(而)只顾(以)自己的想法(身)不顾(轻)诸侯(天下)的反应呢?

2604-1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所以说王决策轻率(轻),很容易(则)失去(失)诸侯的拥护(根)。你们遇事浮躁(躁),那可是会(则)失去(失)做诸侯的机会(君)哦。

推理《道德经》26-1再一个老子的文字游戏

----

1. 这一章的结构很奇特,第一段和第四段本该是一个章节,却插进了另外一个时事描述:幽王身为天子,出门却只顾玩乐、不带辎重,身为王却行事轻率、藐视诸侯强大的实力,太不应该。

2. 直接看前后段,又变成老子的文字游戏了:

重为轻根,轻则失根。

静为燥君,燥则失君。

3. 轻根:幽王行事轻率的根本原因。失根:失去诸侯的拥护。两个“根”不同解。

4. 燥君:行事急躁的年轻人最该学习的重点。失君:失去做诸侯的资格。两个“君”一样不同解。

5. 通篇大要:一面指责幽王轻率,一面训示学生不可急躁。虽然没有写明有欲者三个字,精神上可是完全相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