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知常乃道,不知常,满清灭国

 杉乡文书阁 2021-05-12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着重讲了我们要了解事物发展规律。
草木枯荣,万物兴衰,终会回归根本。
而我们作为旁观,观察这些规律,就能让我们明智。
可是,如果我们根本不思考,不致虚守静,而直接想当然的做事
最终都会给自己招致祸患。
比如说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画蛇添足 。
这些都是不了解事物发展根本,而做出的糊涂举动,自然没有好结果。
老子的这些观点,让我想起清朝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
龚自珍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万马齐喑究可哀”。
鲁迅也曾讲:“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清朝这一段封闭且集权的统治,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就说文字狱吧,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发生166起
其中,顺治7起、康熙12起,雍正17起,乾隆130起
而文字狱的直接后果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严重扭曲变形。
导致官场变成大家都不说实话,不干实事,诬告陷害成风,阿谀奉承成为官场主流。
清廷皇帝就像老子说的,不知常,妄作。
清朝文字狱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反清复明的呼声不绝于耳。
清朝无法将反清复明的声音消弭,于是粗暴的用杀戮的方式去逼着百姓和文人闭嘴。
而这个杀戮的由头几乎都是捕风捉影的冤假错案
判案流程是先锁定某个人,然后开始编造罗织罪名,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导致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可笑的案子
这直接造成了从上到下的挟仇诬陷之风,告诘之风,阿谀奉承之风,越演越烈。
并且很多典籍被毁,除了思想,历史,政治,民族的书籍外,连大量的科学,技术,经济方面的经典。
而因为害怕反清复明的势力联合国外,抢夺清朝政权,清政府除了用强权胁迫百姓之外
还关闭海禁,开始闭关锁国。结果,错过了国外一日千里的发展势头
最终由于文字狱和闭关锁国而造成的制度、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让清政府跟西方国家交锋,毫无还手之力,任由宰割,签订一系列的丧权屈辱的条约。
这段历史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是没有了解国家兴衰的规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你只有了解治国之道,知道兴衰更替,终会回归根本,才能心胸宽广,有容乃大
才能公正无私,而不是封闭国家,封闭言路,把氛围搞得乌烟瘴气,大家都无心做事不敢说话,最后只能落得丧权辱国的下场。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到虚无的极致,守纯粹的静定
万事万物在生长,我观察他的枯荣更替,兴衰规律
芸芸众生万物,终究都会回归最初的根本
这种回归到根本,叫做静,叫做生命循环往复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常态。
能够知道生命循环往复的规律,就叫做明。
不了解万物的规律,却妄动,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利。
能够置身事外,了解万物的规律的人,自然心胸宽阔,自然就能置身事外做到公正
能做到公正就像王一样能统领万物,那就是天,就是道。
道方为长久,终身不会枯竭衰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