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分寸是什么

 克勒门文化沙龙 2021-05-12


“分寸之间看上海”,这个标题显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城市决定了城市的分寸意识,作用于人的行为和思维;人的行为和思维,又反作用于城市的分寸意识。一直以来上海和分寸之间好像有着某种默契,这种默契就是我们说的“上海分寸”吧。



为了具体聊聊这“上海分寸”,我们的创办人阎华把作家马尚龙先生请到了“克勒门”的现场。

沙龙策划人阎华与马尚龙



上海的分寸是什么?

马尚龙在新书的第一部分就开门见山地说到了。五十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衍生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附属品,那就是一个十六字的接待方针:不冷不热,不卑不亢,以礼相待,不强加人。



如果将这十六字理解为一种待人接物的要领或技巧,好像不无道理,而将这十六字理解为上海人的普遍做派,那可真是越看越像。不知是这十六个字无意间写出了上海人的秉性,还是上海人的处世哲学从来就贴合了这十六个字。
其实上海分寸离不开这座城市的底色。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分寸,“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分寸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古已有之的智慧。


而上海这座城市最早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法律精神,契约精神,都市文明中的法则都在影响着上海分寸。


马尚龙觉得这和上海的居住模式有很大的关联。以淮海路为主轴,好多大马路两边集中伫立着老式公寓房子,当年住得起公寓房子的多是教师、医生、演员、职员,他们生活体面自律,本身便是对分寸的自然把握。


每个楼层有独门独户的住家,除了楼道上的相逢一笑,便是自己的天地。公寓房子将户与户分离,生活空间小了,反而催生了上海人的空间距离要求,人际关系在疏朗中富有节奏,在距离中有了弹性。


新式里弄房子、石库门的房子,在设计之初都是独栋的概念,这也使得住家和邻居间的关系仅发生在自家门外的弄堂里。这种邻居的人际关系是“树杈模式”。走进一条弄堂,像是源于同一棵树,而后又转入自家的小弄堂,自家的楼,沿着楼梯进入自己的家,像是归宿于各自不同的树杈上。


 “树杈模式”的邻居人际关系,是疏离,是分众。这和以四合院为代表的邻居人际关系“谷场模式”很不一样。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的理念,上海人之所以不像北方人那样善于合伙拉帮结派,在各自迥然不同的居住模式中,冥冥之中已然定下。


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不越界,既是对关系的尊重,也是一种分寸感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人的分寸就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树杈模式”,因为分众而更需要自我能力的完善,更要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要和外界对方保持有安全感的距离。


这种分寸是习惯,也是约束,说到底,是一种城市的文明意识。“文”是遮掩,“明”是暴露,该遮掩的要遮掩,该暴露的要暴露,这便是文明,文明也是讲分寸的啊!


凡事皆有分寸,并非凡事都在讲分寸。因为分寸不是口号,没有理论教科书,分寸是靠拿捏才能感觉是否得当的。上海的分寸是上海人的拿捏,不在上海人的脸上,是在上海的马路、建筑、弄堂、商店里,在上海人的家庭、学校、亲情、朋友中……


你心中的“上海分寸”是啥呢?

欢迎留言给小克勒,我们会精选留言送出马尚龙老师的新书《上海分寸》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