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1-05-14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帮他们提供些线索,筹划办些小型展览馆,吸引些游客也好。

谈到灯具,我想起宁海民间有与灯火有关的几则小故事:一则是说方孝孺在跃龙山跃麟庵读书时,晚上方便时。把清油灯盏特地放在一平坦地方,不知是一小鬼的脑袋,当方孝孺发现时说“小鬼好大头”,小鬼回答“先生好大胆”。另外都是称赞文人读书入迷。直到拂晓,往往提着灯笼,却到读书处不远的村民家借火烧早饭。不知灯笼也是火种。具体有叶梦鼎、胡献来等人。此时才恍然大悟,都说“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宁海有句俗语说:“山里头人三样宝,柴株当棉袄、乌糯当糯稻、蜡烛横放倒”, 蜡烛横放倒就是一种叫篾的火把,可能也是宁海人早期使用的照明工具。这种火篾我小时候也见过、用过,旧时到乡下拜岁,夜里出门,用的就是这种火篾。溪坑里整捆整捆浸着。古代,原始人没有照明的器具,也没有火种。恶劣黑暗的环境,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其中艰难的度日。黑夜桎梏着先人们原本低级的生存活动,黑夜也给了野兽肆虐和侵袭人类制造了可乘之机。随着社会的进步,先人们对火的使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做成了蜡烛。宁海人用羊油制成。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 ,并且开始用机器批量生产。现在宁海仍有这套蜡烛制作工艺,用于洞房花烛。祭祀。规格越来越粗。

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初,这种灯很不安全,在室内用容易发生危险,后来经过改进,宁海有叫汽油灯的,只在大型演戏、开会时使用,代替原来的纱灯、灯笼等火把、蜡烛、油灯、煤油灯、煤气灯这些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那么有没有不用火也能照明的方法呢?有人曾经捉来大批的萤火虫,利用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来照明。这种方法虽然不实用,不过在人类的照明史上也算是最奇特的一种方法了。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宁海人用的是菜籽油、豆油,当时也有人为了做善事,在巷口街角点上一盏油灯,为行人照明。故事里方孝孺用的也是清油灯,植物油后被煤油取代。宁海人管叫洋油,当时有一种从外国进口的洋油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美孚公司最早进入中国上流社会的工艺装饰灯具。这种灯具就叫美孚灯。当中国人还普遍使用棉纱渗豆油的照明方式的时候,美孚灯作为一种新颖的照明用具,从大洋彼岸悄然来到中国。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了解美孚灯是什么东西。可是它曾经广泛地被国人使用过,至少在半个多世纪里让中国人不能离开它。美孚灯比豆油灯先进多了。明亮的灯罩可以挡风,不会像其它油灯那样跳动而炫目。“机关灯头”能调节灯芯的高低控制亮度。美孚灯除保留了中国“灯”的元素之外,对“灯”的功能与部件几乎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善,因而当时普遍地为国人所接受。美孚灯不仅用来照明,许多美孚灯还用作室内装饰与家具上的点缀。无论寻常百姓家还是深闺豪宅,都有它的身影。宁海作为十里红妆的标配。洞房专用。美孚灯当时是赠送。因为要依赖洋油,反让外国人赚了不少钱。

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我曾参加文物普查,到一市时,发现一市镇桥头庵及西刘村边田坎处有几根加长版六角如来柱,比一般高出一米左右。经讯问才知。一市镇濒临海边,出门打渔船晚上回家时,茫茫大海,辨不清方向,家人就会点上一盏防风灯搁在如来柱上,因为他比较高,高出围墙,渔民就可看到家的灯火。油然而生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们这一辈小时候用的还是洋油灯为主。用一只墨水瓶,把牙膏头剪下,口里塞进棉线,就是夜里陪读的油灯了。

可是人类并没有满足,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照明工具。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电线里的电流进入到很细很细的金属丝里,金属丝会产生高热,热到一定程度会发光,这是最早的电灯,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笑话俗语因此也产生了,说一老农竟用烟袋到电灯处点火。用“生活灵光,一百支光。”的俗语形容某人的说话能力。居民为了省电,厕所、走廊多用3支光灯泡。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过一句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经久不衰的民间口头禅,形容小康社会;楼上楼下——住楼房;电灯(视)电话——“电气”化;耕地不用牛——用(综合型)拖拉机;点灯不用油——用电。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