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吃着了,冻着了”怎么办?

 风徽中医陈越 2021-05-14

       小儿疾病“不是吃着了,就是冻着了”
        一、所谓“吃着了”即食积,饮食入胃,全靠胃纳脾磨,化为精血营养物质,流于全身,营养脏器,促进生长发育。但小儿各个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当饮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类食物如:猪蹄,火腿肠,板栗,油炸食品,辣条等,胃能纳而脾不能磨,食积于胃则手摸小儿肚子胀满发硬,喜爬睡,食积化热则手摸小儿肚子局部发热,口中流涎,口臭,发热,大便干结,或大便溏但气味酸腐,肛门灼热色红,哭闹,睡眠不沉等症状。舌质红|淡红,苔白|黄厚腻为特殊体征,家长要注意观察。

        对于此类问题1,饮食有节,家长要教给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挑食,千万不能让孩子遇到好吃的使劲吃,不喜欢的一点都不吃,少吃快餐,零食,垃圾食品。2,以手摩腹,揉肚子,按顺时针方向从右到左按摩,促进胃肠蠕动,消化,大便排解。3,当遇食积发热时,家长不要急于住院输液治疗,邪热腐秽郁结于内而发热,只需消食化积,通利肠道,使腐秽从大便而去,发热即可随之而除,可以用火麻仁30克左右煎水频服,直至大便排泄。或者前来就诊。

二、“冻着了”即伤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汗出|不汗出,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眼痒等症状。1,家长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切忌忽冷忽热,汗出后不可立即脱衣洗澡,不玩凉水,早春之时,冬季太阳寒水之气未尽,天气仍较冷,不可过早减衣。2,感冒期间适宜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但很多家长每遇孩子生病心疼不已,总喜给孩子做好吃的像鸡腿等肉类,这是不对的。感冒时人体正气出于肌表,与邪气抗争而发热,脾胃气血较前减少,功能更加虚弱,饮食难以消化,进食肉类无疑加重了脾胃负担,不利于病情转愈,甚至此病未愈,他病又生。3,个人认为要减少输液治疗,风寒感冒本身就是受凉引起的疾病,冰凉的抗生素液体输入身体无疑是雪上加霜!看似退热,实际只是将病情掩盖,留邪于内。中医讲邪气从表而入,治当使其从表而出,开门赶贼,闭门留寇,必定后患无穷。初感风寒,用大葱白2段,生姜3片,大枣2枚煎水口服,盖被稍捂汗。感冒本身是自愈性疾病,家长不可过于焦急而胡乱投医。

       三、对于先天体质虚弱多病,无器质性病变患者,如:经常腹泻,便秘,大便干稀不调,体质瘦弱,面色萎黄,少气懒言,饮食不香,喜哭闹,常饮食积滞等,要及时就诊,以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在诊疗过程中,我们观察发现,现在家长照顾小儿普遍过于精细,比如有些家长怕孩子夜间起床小便影响睡眠,而一直戴尿不湿,导致孩子没有养成控制尿意,起床排尿的意识,虽慢慢年长依然尿床。

       冬天渐远,春天已至,春季养生,要注意顺应肝气生发之性,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小儿穿衣要宽松舒适,女孩子头发不要扎太紧,多多表扬鼓励,引导小儿积极向上,人秉天地之气所生,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时多出去玩耍,要多接触大自然,融于大自然,多吃应季蔬菜瓜果,不吃反季节食品。注意小儿品性的培养,不可骄纵惯养。


冯门中医工作室师训:慧心治病,良心做人,疗效至上,医德永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