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人物形象分析试题

 海珠儿书院 2021-05-14
一、人物形象分析中考试题:
1、(2007·《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2、(2008·《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3、(20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4、(20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5、(2011·《漓江情韵》)文中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二、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三、真题回顾,方法探究:
第一步:审清题干
(2007·河南· 《让我看着你》)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概括人物形象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品质特点1(1分)+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1分)+具体依据2(1分)

第二步:梳理情节:(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第三步:具体概括:(多侧面 ,忌笼统 )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坚强)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爱儿子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第四步:整理并标清序号
①、爱儿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 。  
②、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  

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方法总结:
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
品质特点1(1分)+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1分)+具体依据2(1分)

题型二: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
答案:
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的高贵品质(1分)。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表达效果)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
答案:
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描写方法
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2分)(表达效果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3分)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答案:
动作描写,(描写方法)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表达效果)埋下伏笔。(结构作用
答案要素:  (描写方法、结构作用、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划横线的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表达效果
答案要素:(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