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根稻草,正好压在了不堪重负的骆驼身上

 静听涛声依旧 2021-05-19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成都四十九中的小林自杀引发的舆论热潮终于退潮了,然而,我们对于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不应该退潮。

很显然,仅靠舆论喧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专家和学者关注和研究学生自杀现象,从而能够防患于未然,拯救更多家庭。毕竟一个孩子的逝去,带来的是整个家庭的灭顶之灾。

我虽然只是一名高中教师,也想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之前写过好多这方面的文章,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我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

近期公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对中小学部分自杀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的占比率较高的自杀原因有这么几个:

父母离异,被家长批评打骂,被同学欺负或遭受校园欺凌,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成绩不理想等等。

然而,这些原因能杜绝吗?

不能。

所以,有人在感叹,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正是因为心理脆弱,才让这些杜绝不了的、看似并不严重的原因导致了孩子自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追究孩子自杀责任的话,实在不应该仅仅归结到那最后一根稻草。比如,有个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用同样方式批评过无数个孩子,然而,只有一个孩子自杀了,只能说,这根稻草正好压在了已经不堪重负的骆驼身上。

如果我们在寻找孩子自杀原因时,只探究最后一根稻草,那么,可能真的是作用有限。我们研究的重点和关键不应该在这里,而在于探寻造成孩子心理脆弱的根源是什么,应该找到都是哪些稻草在何时何地压在了骆驼身上。

有人说是因为孩子悲观的性格,但是,据专家分析,悲观性格的形成,遗传基因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更多心理脆弱或悲观性格的形成,与后天所受教育有关。

作为教师,我不是为教师开脱责任,孩子性格的养成,绝大部分责任在家长。教师更多是进行知识传授的,虽然我们要求教师要立德树人,那也只是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领,一般深入不到性格养成的层面。

而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习惯的形成是在日常细微处潜移默化的结果,虽然我们未曾察觉,稻草却在无形中一点点累加。

比如,大家熟知的那个对比:

面对半杯水,有人沮丧地说:只剩半杯水了。

乐观者却带着欣喜:幸亏还有半杯水。

这就需要家长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的思维视角。

还有一个情境,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电梯停电了:母子两人只好沿楼梯走上二十楼的家。

走到十楼,母亲对儿子说:已经到十楼了,还有一半就到家了,胜利在望了。

同样的情境,有的母亲会和儿子说:才到十楼,还有十层啊,累死了,我爬不动了。

还有的母亲会对孩子说:电梯停电,正好锻炼。我们来个比赛,看谁先到十楼;到了十楼,然后再给输者一个赢了的机会,就这样在轻松愉悦中就爬到了二十楼的家。

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那些自杀的孩子,其实根本上就是缺乏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乐观心态,缺乏掌控感,充满了无助感。

所以,平时与孩子相处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掌控感,减少无助感,这样孩子才能对不确定的未来消除悲观。

掌控感的培养有规律可循,下面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就是上面举的例子,引导孩子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关注点的不同会导致心态的改变。

我曾经疏导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他非常悲观,很少能见到笑脸,我用的办法很简单。我说,你每天都坚持做一件事请,就是写下来你拥有的东西,写出值得你感恩的东西,持续写。写完了,每周一次交给我。

这个孩子非常听话,没出两个月就开始看出改变了,一年后,变化就很大,一扫以前的悲观心态,整个人阳光了许多。

第二,遇到挫折和困难,不要让孩子感到绝望

不可否认,有些困难是无法克服的,但是,很多困难和挫折是可以通过想办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注意,是一定程度的克服,不一定完全克服,不要轻易对孩子说出“没办法”这三个字。

即使我们通过努力没有最终克服困难,但是,我们勇于面对困难的姿态也是一种积极心态的教育。

当然,如果没有战胜困难,也应该告诉孩子:困难不是不可战胜的,只是我们目前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我们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要和孩子一起分析研究,并且制定目标和计划。

这样的教育在给了孩子希望的同时,也让孩子对未来的不确定有了掌控感。

第三,警惕习得性无助带来的危害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这个我以前文章中多次写过,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有兴趣的可以网上去查相关资料(对了,不懂就放弃,也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你如果主动去查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就说明你在向好家长转变)

人有时会感到很无助,这种无助不是真的无助,而是在过去通过练习得来的。

你当然不承认,谁会去练习“无助”啊?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很多东西并非有意识去练习,而是无意识中就已经练习了。

正因为你练习过了,一遇到相似情形,你就不去想办法,而是根据你过去多次练习过形成的思维意识去应对。

最著名的例子是泰国大象,那么个庞然大物,一根细细的铁链就把它栓住了。因为大象从小就被这根铁链拴着,小时候力气小挣不脱,多次挣扎后,小象就认为自己永远挣脱不了了。大象不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力气也大了,可以轻松挣脱铁链的束缚。

所以,有些孩子自杀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孩子长期以来形成了无助的心态,进而对未来产生了绝望,所以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家长应该经常提醒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逾越的,应该大胆去探索和尝试,以前做不到的,以后不一定做不到,从而让孩子消除习得性无助。

我的分析到此为止,但是,最后我还是要呼吁:我们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每个人都来关注学生自杀现象,探寻背后的根源,提醒更多家长和孩子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那是不是就会较少悲剧发生呢?况且,我们也应该借此警醒自己身边潜藏的危险。

点个在看,做出你的贡献,就是你的功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