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一)临证谈理中丸

 火帝养生_WSH 2021-05-23

关于“土厚火自敛”这个概念,现在的医书上说的不多,某弟子在整理他师父的医案的时候,用三才封髓丹( 人参9克、天冬6克、熟地15克、黄柏6克、砂仁3克、甘草3克)来治疗口疮的时候,在整理这个医案的时候,用到了“土厚火自敛”这个概念。

在《柳选四家医案》《评选静香楼医案上卷》里有这么一桩医案: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升齿衄。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

此当温补中气,俾土厚则火自敛。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上焦热,中焦寒,经常牙疼,口疮,或者经常咽喉疼痛,或者经常咽干咽堵。上面总是有火,但是又不能吃冷的东西,一吃就拉肚子,或者胃疼,肚子胀。这种症状在临床上见的并不少,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

而对这种病证的处理,上热下寒,也有不同的方式,这种热是实热,可不是虚热,这个寒也是实寒,当然也可以有虚,应该是虚、寒、热出现在同一个身体里面。这时就应该当温补中气,土厚则火自敛,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加益智仁和干姜,也就是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加茯苓和益智仁,用的是理中汤,土厚火自敛。

当用上了理中汤,上焦的热会不会加重呢?如果我们担心上焦的热加重,或者有可能加重,我们可以佐一味凉药,这是可以的,比如说连理汤(理中汤加黄连和茯苓),但是,像尤在泾的这种纯粹的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和干姜不佐用凉药的,有可能这个病人在找他看病的时候,这个火升齿衄是处于间隙期的,他才不用凉药。

如果现在病人齿衄,找医生来看,估计佐用凉药是必须的。无论如何,能想到以理中汤为主方,这是很重要的,或者以四君子汤为主方,这才是最重要的。补土,而他的理论就是土厚火自灭。

有这么一个理论,我们在临床上碰到这样的病,我们就知道该怎么下手了。后人把这一理论叫补土覆火,临床上常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