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六

 心海真情2020 2021-05-26

阳明病的提纲“胃家实”,是代表着大便不通,腹鞕满的证候。如果以急性传染病来看,这些证候,仅是部分的消化系统的局部症状,必须有其他的全身现象结合起来,才会比较全整些。因此,《伤寒论》里面,如“问曰: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又曰:“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又曰:“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这里所说的身热,潮热,(不恶寒)濈然汗出,与脉浮而紧等,都是阳明病全身现象的补充文献。中医称这些大便不通,腹鞕满的局部证候,为“阳明腑症”;称这些发热汗出,或潮热的全身现象,为“阳明经症”。

大多数的传染病,开始时,先有全身现象,到后来才产生局部性损伤(如肠伤寒性溃疡),或容易侵害某一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但是也有从局部现象开始,而以全身现象结束(如白喉、皮肤性炭疽),阳明病分有经症和腑症,这是很逻辑的。

以临床症状来看,阳明经症不一定兼有腑症,而阳明腑症大都兼有阳明经症,这一事实是比较肯定的。但是在非感染性疾病,可能只有呈现阳明腑症,而不兼阳明经症的也有,这与疾病的性质,是很有关系的。同时,《伤寒论》的六经,柯韵伯也早已说过,非专为伤寒(广义的)而设,领会了这个精神,对我们学习伤寒论,是有帮助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阳明病”三个字的提纲,在某些场合的条文,例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又曰:“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似这些条文里的阳明病,仅是代表着大便不通,腹鞕满的“胃家实”,由于它还有太阳的表症,所以照着先解表,后攻里的法则,而进行治疗;而在另一些的条文,如“阳明病,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条的“阳明病”三字,就含蓄着阳明经症的全身现象,这也是研究阳明病篇值得注意的问题。

“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胃实大便难,此名阳明也。”“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实(实,是指邪气的充实),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里实,久则谵语。”从这些条文看来。亡津液,是大便鞕的重要因素,而且它与阳明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津液: 目前虽不能肯定它是有机体里面的哪一些液体,但是古代认为它是保护机体,驱除病因的一种重要物质。自金元以迄明清时代的温热病学专家们,如刘河间、叶天士、吴鞠通等,倡温病以救阴为主的学说,即导源于此;而且他们对津液的观察和探测的方法,有了更多的发展和成就,所以我们在研究阳明病篇的同时,还要结合温热病学的研究,而会更全面些。

对急性传染病的处理,它的基本法则,就是根据“六经”的证候群,结合“卫气营血”的证征,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标志,来指导实践,“虽不中而不远矣”。

阳明病大部是由太阳病发展而来,这从上面的许多条文看来,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再以“本太阳病,初得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来看,它是由太阳病转变而来,毫无疑义。

但是传染病开始时,它的恶寒头痛脉浮等表症(即太阳病)持续时间的久暂,要视机体机能的强弱,致病因素的质和量,以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关系而决定。所以传染病患者,表证持续时间的久暂,就因人因病而异了。《伤寒论》:“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 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这就是表证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不称之为太阳病,而仅说是“病有得之一日”,旋即发生和发展而成为阳明病了。在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鼠疫等,往往有这样急剧的经过。

上面已经说过,阳明病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因此,在治疗上,也分为白虎汤和承气汤的两大法门。它与太阳病分中风、伤寒,有所不同;但是阳明篇也有“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柯韵伯对阳明病的中风和中寒,有这样的见解,他说:“此不特以能食不能食别风寒,更以能食不能食,审胃家虚实也。要之风寒本一体,随人胃气而别,此条本为阳明病,初受表邪,先辨胃家虚实,为诊家提纲,使其着眼处,不是为阳明分中风伤寒之法也”以能食和不能食,辨别胃家的虚实,确有别具只眼。

再从本篇里的“阴结”和“阳结”来看,也可证明柯氏的见解是准确的。《伤寒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此以能食的实症为阳结;不能食的虚证为阴结,与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同出一辙。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这与上面的“阴结”是同样的,对这些胃中虚冷的患者,即使有大便不通的阳明病,不能依照实证处理,必须采取理中或温通的方法,如果以承气攻下,使胃肠机能衰弱,会引起其他的变证。这就是对同一疾病,或同一症状,由于体征的寒热虚实的不同,它的治疗方法,也就起了改变,所谓“辨证论治”,其义即在于此。

传染病的病原毒素,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引起血液的中毒,也会使血管壁发生变性,它的一般表现是斑疹和出血,《伤寒论》对这两种症象,是很注意的。斑疹在《金匮要略》的阴阳毒,有专篇讨论,这里所要谈的是出血。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衂”(衂,是鼻出血也)。又曰:“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衂。”口燥鼻干和但欲漱不欲咽,是未出血前的预兆。这些现象,我们在临床上,或许会有见到的;并且我也曾碰到过肠伤寒患者,早期出现鼻衂,或齿龈出血,到后来发生严重的肠出血而死亡,这样例子,虽没有作正确的统计,根据个人经验,确有好几例,也可以说是个人的经验教训。

另外,在阳明篇里,读到下血方面的,仅有“阳明病,下血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期门穴、在两傍乳下三寸)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则愈”,这里所说的下血,仅以针刺期门,汗出而愈,是否为伤寒的肠出血,确是疑问。

阳明病除了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外,在重型的,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证候,如神昏语、抽搐、循衣摸床、目直视、喘满等,往往由于这些证候的恶化,而招致死亡。所以阳明篇里面,如“语直视,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就是记述这些严重病变的文献。仲景对这些严重恶化病变后果的探测,是注意脉象的变化,其曰:“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潘澄濂论温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