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可钦:以真实的学习,应对真实的挑战 | 头条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5-29
图片


我们理解的“真实的学习”

一提这个话题,常常就会听到“还有不真实的学习吗?”“难道过去的学习是不是真实的”等等这样的疑问。这样对立的思考,大家往往会陷入纠缠。学校的实践就是行动的实践,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学校应该如何动员我们的老师,朝向我们所期待的目标努力,主动变革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

无论是国际上的竞争,还是全球化的到来,加上新冠疫情的背景,以及我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都希望今天的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护我们下一代人的“青山”。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火来烧,什么是儿童的“青山”?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就是“青山”。过度的教育会使儿童的丧失求知欲、想象力。我们需要一起来思考,教学过程该如何保护好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儿童的“青山”?

图片

为了凸显这些目标,就需要实现超越我们对于“学习”的认知。要超越“读写算”才是学习这样的一种认知局限,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学习。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那就要超越基于“熟能生巧”这样一个狭隘的认知,让我们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

超越学科壁垒。多学科背景下设立的育人目标,而落实在孩子身上又是完整的目标。老师从“相邻洞穴”中走到一起,形成合力育人,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生态环境。要建构更加真实的社会化的环境,支持师生的教和学,通过生长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们能够建构对世界的整体认知,从而获得真实的学习支持,形成一种学习知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产生更高的期待,而真实的学习更加面对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问题,是创造这样环境的重要路径。
 
图片

真实的学习特征是什么?面对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问题,在更复杂的情况下,会让学生的各种的潜能被激发,真正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在几年前建设万柳新校区的时候,并没有将它当做建一个新房子那么简单,而是关注学校的物理空间,如何匹配师生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及真实学习的发生。这其实是我们重塑学校的起点,也是变革的支点。

其中最大的变革,是今天大家会看到我们每一层都有四个班组群,每一个班组群里都是小型可识别的组织,里边有大小孩子,也有不同的老师组成了这样的师生家庭式的学习生活基地。

在这个空间中,三个不同年级的孩子在一起。每间墙的隔段是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或者变成更大的空间。这里的老师既是学科老师的身份,又兼任导师的职责。所以在整个空间中,支持师生真实学习的发生,我们称之为“重构教育组织生态”。
 
图片

这个小改革,其实是超越了上百年来的班级授课制,让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大小孩子在一起, 六年中,可以和五个年龄段的孩子发生真实的交往,而且是一种生态的、多样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学习关系。

在这个生活空间中,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常常就会有偶遇。也会有相约共同研究的美好相遇,这种关联、整合、融合,可以促进教师跳出各自的学科重新认识学习、重新认识学生,为跨学科的学习提供真实的支撑。

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待学生、对待教学的认知,也是动态的、立体的,他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形成了变革课程的真实的人际关系支撑。
 
图片


图片
“真实的学习”的多样形态

在中关村三小,大家可能会听到很多的名词,其实这也是我们课程多种形态的表现。我们大致分为三种形态。

  • 单学科课程

基于国家课程的语文、数学、音乐等,即使回归到单学科的学习,也不再仅仅是一节一节课的知识的简单叠加,更多的是需要去思考如何用大单元、大问题去驱动孩子们能够系统地学习。       

  • 跨学科课程

这里也有三种形式:

一是学科协同课程,这是基于国家教材的语文、数学之间的关联,或者是语文和美术的关联,或者是体育和数学的关联,这样的学科之间的内容关联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知识的重复和割裂,形成跨学科或跨龄的多样学习。

二是综合任务课程,主要是基于真实任务的一种项目学习。这是把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成项目式的学习内容,每周我们会提供稳定的教学时间,跨学科跨年龄的学习。

三是人生系列大课,这是紧贴时事的主题探究式的学习。

  • 还有一种就是非正式的学习

从校园生活常见问题和任务中设计成学习的过程。比如,单学科的学习,如何用大任务来驱动。举个例子,数学课的确定位置。过去我们会一步一步地去问孩子。

而现在,老师会给一个大任务,就是要想办法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故障船与灯塔的位置,需要救援,需要告诉别人身处哪里。这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所在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还要表达清楚才能让对方明白。
 
图片

在大任务的驱动下,每个孩子都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的多样性,带来后续的生生互动的可能。而这个概念不是老师一步一步领着来的,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模拟、想象,如何一次性地表达清自己所在的空间的真实的建构。

因此,我们说数学是有力量的,我们无需用这样那样的空洞的语言,但是它解决问题时就会让人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比如学科协同课程之“大话中秋”。“大话中秋”是语文和道法课的合作,其中参与合作的学科还有美术和音乐等,像这样跨学科学习,大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与家人共度一个有文化的30分钟的家庭活动”。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要有真实的任务赋予他,也要有真实的社会角色,作为活动的策划人、组织者,还有家庭小主人的身份。还有真实的学习成果,通过策划书的形式,展示中秋节的来龙去脉、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对家人关系的掌握。

我们总说孩子要孝敬父母,体贴家人,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照看到每一位家人,让每一位家人参与到活动中,而不是自己作为“中心”。这样,以道法课和语言课为主的跨学科的学习,也是常见的一种课程形态。 无论是几个学科联合在一起,不是谁配合谁,而是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做出各自学科的贡献。
 
图片

更多的还有每周要发生的跨学科学习,我们称之为“综合任务课程”,俗话也叫“项目学习”。

例如,在这个校区里,学生会看到所有的屋顶管道都是露着的,他们会思考那么多的管道都是干什么的?这是孩子进到学校的第一个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成为设计课程的契机,通过赋予孩子真实的任务“为管道戴手环”, 每年的孩子都要围绕这个任务展开学习。

他们围绕不同的管道到底有什么用,去设计真实的任务,给不同的管道戴上不同颜色的手环,让大家知晓这些管道是干什么用,有什么样的功能,应该用什么样的颜色去区别,手环应该戴在哪里,那么高,自己爬不上去,如何找工人等等,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

还有我们的人生系列大课,紧贴实际和社会生活。例如“敬惜一粒米”、“疫情下的中国表现”“寻找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去年我们做的“敬惜一粒米”活动,当老师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饥饿地图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孩子才看到原来中国这么大的地图上居然没有绝对贫困的橘色和红色地区,这个时候老师再去引导孩子,我们这么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口,土地又那么贫瘠,怎么养活这么多人?

讲“脱贫攻坚,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孩子就了解了在人类最重要的跨世纪脱贫攻坚运动中,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决心。因此,我们无需再给孩子讲空洞的道理,自然就会种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种子,这是我们的人生大课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讲一讲,非正式的学习,有一种形式叫学生自主社团。

我们的学生自主社团,每周两个中午时段,每次大概有40分钟,中午吃完饭一直到下午上第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可以自主安排闲暇时光。但是如何让这段时光过的有意义,如何体现自主性和可选择,那就要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计组织一些小活动,吸引同伴参与,一同生活,这都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我们对“真实的学习”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清晰。我们认为要有真实的情境,真实的问题,真实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习得知识,获得能力,积极行为,健康品格,丰富交往。

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落地呢,一般都会有大问题或大任务的驱动,围绕这个目标再分解成问题链/任务链,因而它具有内容综合、更多使用项目学习方式 、跨学科等鲜明特征。我们说,“学习”是需要学习的。


图片
“真实的学习”的多样挑战

前面提到的这些丰富的形态,其实并不一定必然发生。设计了这样的物理空间,把不同学科的老师聚在一起,也不意味着就能必然发生或者经常发生。我们说,学校的生活,从不是岁月静好和风和日丽。这么多年走下来,问题和挑战始终伴随着我们。

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太多了,简单一列就会看到“课时不够啊、不会合作、老师也不会等等”,这么多的问题,这都是真实的问题,也是现实的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视而不见。

因此,我们需要从观念、育人方法、育人机制上展开积极的探索。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一直在行动。
 
图片

  • 探索1,重组教育时空

在三小是听不到铃声的,也就是说老师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去选择各种组合,60分钟、30分钟、70分钟、20分钟或者90分钟的课程内容都是可以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做各种各样探究式的活动,也有机会能够分散性地完成自己的一些生活需求,比如上卫生间喝水之类的生活需求。因为有变换场景,学生不是静静地呆在椅子上。在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下,90 分钟的学习学生也不会感到累的。

另外,即使彼此平分的两个课,老师会自主互换时间,没有统一的铃声。这样的时间重组,突破了40分钟一节课的局限,有助于老师超越分学科的界限,为我们的学科协同教学创造了一个多样的时空关系,这样我们赋权教师课程实施成为现实。

  • 探索2,重新定位基础日常教研

从我当老师的时候都有教研活动,一般是“一围圈、一低头、一等待”。“一围圈”就是大家坐在一起,“一低头”就是都不说话,“一等待”就是等组长发言,最后大家写好教研笔记,交到教导处供检查就可以了。

但是我认为老师这个职业特别需要学习,而这个学习除了可以通过请专家做报告的形式外,基础工作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重新定位基础日常教研,让老师能够从一节一节课转向聚焦专题研究。
 
图片

通过这样的有一个专题,不仅让老师从一节一节课跳出来,让老师们看到知识的纵向线索,也看到知识横向的关联,这是从学科教学走到学科教育的这样的一个身份的转换。

另外,教研不仅是每周的两学时保障。我们提出改革指向哪,教研就要跟在哪。从学期初定好主题,学期中每周两个学时必须固定,常态而且需要看效果,学期末还有评价,最后对上一学期的反思形成下一个学期的链条和闭环。

有目标、有结构、有行动、有迭代的教研活动,保证了学校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团队平均线水平的提升。这样用系统性思维滋养日常的教研,久久为功,从而影响我们老师的观念和行为。

  • 探索3,明晰基础日常的师生共同行为

重新建立对课堂的评价,学习不要竞争,要谈合作和创新。老师的任务不是快速寻找答案,而是做到如何引起一群孩子跟着思考。我们制定了学习行为的指导标准,聚焦教师的行为,要通过大任务的驱动。

备课要备大任务是什么,学习支持(学习单、教据、表格),包括孩子思维语言支架,学习评价,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不是只关注答案对不对。

学习行为,我们希望学生做到心自由、行有规、行同矩。围绕安全、责任、尊重、合作、规则,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学会如何去倾听他人,而不是一味地“我会、我会”的表现欲。所以我们经常说,如果老师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达欲望,这只是关注了展示表现的那一面愿望,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今天并不太缺表现。

尤其像我们城市里的孩子不缺表现的欲望,他太想要表现了,这是这几年进步教学改革带来的重要的一种显性进步。但是对今天来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观点贡献在这个课堂上,如何明白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一样。

在鼓励学生“表现”与引导学生“贡献”上还是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倾听他人,独立思考等等就构成了学生在学习中,老师对他的一种期待以及对他的一种引导。

  • 探索4,人人成长的质量把关机制

因为真正发生改革、真正发生效能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能够行动起来,基于人人成长的质量把关机制的建立,跨学科的综合任务的学习,学生实际获得了没有?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向管理要效能。我们需要去关注,必须实际获得的是在孩子身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生过问题。组建一个小团队,参与项目学习的论证和把关,由于一开始我们论证过度,老师们感觉前面的工作白做了,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拿来我用。

于是,就制定了一个工作宗旨:这不是讲道理提要求,更不是检查或评比,需要基于班组群项目团队的原始想法进行优化或改造,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达成更高的共识等。从少数人提要求、讲道理、检查评比走向与老师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共商、共建的研究氛围。

  • 探索5,共研、共创、共同寻找答案

对问题如何才能形成共识的基础与共建的愿望,我们通过工作坊等各种形式,达成观念的一致,这样才能凸显我们课程的价值领导力的落地。

我们还会邀请很多的“第三只眼”,包括专业工作者、教育专家、家长等,也包括不同年级的老师,比如三年级的老师会请六年级的老师参与等等,跳出“井底之蛙”的局限。一同寻找答案,通过共同问题的探寻,与个人的经验建立链接,建构群体的共识。

我们还会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展开。我们崇尚“以学生学习的方式展开”,所有的工作坊也都是以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展开,保持教师学习与教学形式的最大一致性。

以问题为导向,对话互动;激活教师的内在经验;从教师的“未知”出发;建构群体的共识与智慧。让老师和学生从“无所不知”的舒适区走向“无所不学”的学习区。
 
图片

  • 探索6,建立“问题就是机会”的心智模式

(上图)左图,我们的学生作为社区文明倡导员,倡导爷爷奶奶拍照不要踩坏花朵,这就是孩子一个非常好的链接社会的契机。(上图)右图,上完体育课,孩子的衣服丢一堆,最后不知道到哪找。我们就定期地推送捡回来的衣服,叫“流浪物品集市”,让流浪物品回家。

当这些上岗的孩子推出的衣服被找到,孩子的愉悦感受是非常积极的,这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从这个过程看,其实就是在延展拓宽我们对学习和成长的定义,从大人“提要求”到过程的“跟进”。

再比如,学校为了方便孩子的体育活动,会有非常多的器材推送到他们身边。于是,我们的器材小管家就上岗了。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学校生活成为“真实的学习”的最佳土壤,面对这个差异增大、需求更加多元复杂的情形下,我们形成学习的文化、思考的习惯和共建的自觉。

因此,我们说每个人都是创建者和受益者,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的认同、理念的一致;通过策略的共建、总结和提炼,反思不陷入经验陷阱和惯性思维,形成方法论层面的策略;通过老师之间的经验积累、传递和迭代,邀请、共商的过程,共同的经历与体验,形成正向传递的价值链条。

真实的学习,面临真实的挑战,其实全体老师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不是问题越来越少,而是问题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不回避。

我们说,学校是一个可以出错的或者说不怕犯错的地方,所以不被掩饰的错误才能带来师生真实的成长,减少人的压迫感,通过学校的治理来提升人的安全感和自主性,通过迭代式的问题解决,让我们的创新发生成为可能。学习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在。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学习的发生,不回避问题,再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习的认知,不断地迭代,不断地应对挑战,让我们的学校,朝着理想的样子无限靠近。


图片
作者 | 刘可钦,国家督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来源 | 中小学校长论坛(ID:zxxxzlt)
责编 | 沧月
排版 | Magg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