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喘门(附:咳嗽)

 紫琪婉儿 2021-05-31
没感冒,不发烧,但一直咳嗽,喘,治疗方剂为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有发烧症状或是肺炎的,用麻杏石甘汤

小青龙汤与麦门冬汤治喘咳,但小青龙证有表证且心下有水气,为湿性喘咳,而麦门冬证无表证且津液枯燥,为燥性喘咳。

治疗感冒咳嗽有二方。
方一:括娄30g、杏仁20g、茯苓40g、陈皮30g、柴胡30g、半夏18g、甘草13g、生姜10g。方二:银花30g、连翘30g、牛蒡子20g(打碎)、麻黄6g、生石膏35g(先下)、杏仁16g(研)(后下)、甘草13g。第一个方子是针对长期打针输液吃药后的亚健康、免疫力低下而长期只是咳嗽的人。
第二个是感冒咳嗽。这个用量是成人的,一日两次一剂的量。小孩,基本是按体重情况,1/2,1/3,甚至1/4的量服用。

喘门(附:咳嗽)
    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仁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哕者,小半夏汤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白酒汤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生姜半夏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大便五六日,发潮热,微喘,直视,脉弦者,大承气汤。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同方。
    右七法,喘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同方。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同方。
    右三法,无汗喘证。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同方。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大承气汤。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云云,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
    右五法,汗出喘证。
   
    伤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者,同方。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云云,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咳者,真武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同方。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
    右九法,咳喘或发热证。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同证,桔梗白散。肺痈,喘不得卧者,葶苈大枣汤。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同方。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汤。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生姜甘草汤。
    右六法,肺痈咳喘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